第二十六章 (第2/3页)
中的侦察,驻守秣陵关的北洋军正在撤退。”
张四维意气奋发地挥动着手中马鞭,“命令部队,全速前进,务必要将这股北洋军一举消灭。”
皖军欲东西对进,打通安徽至南京之间的通道,冯国璋是坚决不能答应的。如果不把这条通道切断,那么安徽的援军将会不断进入江苏,这势必造成南京进攻的压力。
袁世凯下达攻取南京的命令是基于江西战事的结束,段芝贵第一军能迅速投入到安徽战场,但是江西战场上的真实情况袁世凯并不清楚,北洋军只是攻入南昌城,并没有夺取南昌,整个江西战事远不是李纯所报告的那样已经结束。袁世凯急于结束战事,防止战事拖延,其他省份的国民党出来响应,国民党人出响应到是其次,战事拖的越久军费开支就会越大,所以一切要速战速决。
根据陆军部战略部署,大胜关一线必须完成阻击任务,保证主力部队夺取南京城。为此,海军被派往大胜关江面提供火力支持,但是海军对大胜关的火力支援仅限于白天,而夜间擅长于小兵团作战的皖军优势明显,比起南京这边一阵死几十人,大胜关一天之内就阵亡了三百北洋英魂。
面对着“天保城”这样的钉子户,冯国璋终于下定决心拔除它。
坚守在这里的皖9师叶盛祥部决心与“中央军”顽抗到底。
进攻南京的北洋炮兵近半数力量被调往天保城一线,在弹药方面冯国璋准备12000发,主攻部队为军中尖刀。决战前冯国璋给上下官兵增发了一个月的津贴,等战争结束还有多少人能拿到津贴那就全算看上帝的意思了。
在炮火轰击后,北洋官兵攀藤附葛,猛力冲锋,皖军弹如雨下,经过长达6个小时的激烈战斗,被击毙营长2名,连长3名,兵士死亡400人,伤者不计其数。
“天保城”的重要性,即使是不通军务的何海鸣也非常清楚,在北洋军集结重兵之时,他在南京城内动员了大量的民兵前往支援。增援“天保城”的民兵在枪林弹雨中毫不退却,奋力反击,战斗变得异常激烈,因为死亡过大,民兵各部不得不退了下来,清点之下伤亡尽过千人,何海鸣无法承受如此重大的伤亡。
同一天,神策门、太平门一线南北双方也发生了激战,可伤亡还不到200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