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章 (第2/3页)

内,谁都不知道何时能结束这场该死的战争。

    轰隆一声,北洋军士兵一脸紧张的跑进了冯国璋的临时指挥所。

    “怎么回事?”冯国璋的参谋问道。

    “我们刚刚遭到了自杀袭击。”冯国璋眉头紧皱,他不记得这是第几次针对他的袭击了,每一次皖军都能玩出新花样。

    参谋冲着亲兵咆哮徉,“你们怎么能袭击者走到这里来,你们干是什么吃饭。”

    “他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我们没有太注意。”

    “混蛋,以后没有口令,一律射杀。”

    冯国璋挥了挥手,“好了,下去吧。”

    “大帅,我看这里太危险了,您还是到船上去吧。”

    “到船上就安全了吗?我就在这里,你们拿不下南京,我就一直在这里。”冯国璋在屋里回来踱步。

    在船上实际上也不是很安全,“海圻”号巡洋舰之前遭到一艘劫持的英国火轮的撞击,导致“海圻”号巡洋舰退出战斗序列,转道上海大修。

    城市作战对于北洋军来说是一个新课题,皖军所使用的一些土制武器,对进攻部队杀伤力很大,他们几乎每天都会遭到土火箭弹的袭击,城市内外的很多要道都设有地雷,皖军还使用一种叫手榴弹的东西。手榴弹的样品送往上海兵工厂,冯国璋要求厂方立即生产5000枚,这东西在巷战中比大炮管用。

    北洋军用血肉之躯验证了一个真理,在城市中打集团冲锋是行不通地……

    南京的战事一拖再拖,一直到10月初,南京方面北洋军始终打不开局面。

    在苏北,北洋军对农民起义军通过屠杀来加以威慑,苏北一带树树挂人头。进入苏北作战的皖军同样也进行了疯狂的报复,这导致了北洋军与皖军都养成了不留俘虏的好习惯。

    苏北一带别说贫苦的农民了,就算地主也开始逃难了,农民起义军的大刀片子已经落在他们头上了。

    战争的幕后,江苏张骞与安徽杨庆,在袁世凯与杨洪森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孙中山虽去了日本,但是自杨洪森接过“讨袁”大旗之后,各地讨袁又开始活跃了起来。

    10月8日被公认为最胆小怕事的福建都督孙道仁再次宣布独立,并且通电全国讨伐国贼袁世凯。孙道仁一百八十度大转变让袁世凯大吃一惊,孙道仁变的硬气起来,第一次公开在电文中称袁世凯为“国贼”。

    就在4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