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风波 (第2/3页)
事。”雷曼试图从另一角度去探查杨洪森的底线。
杨洪森笑了,“如果真的到那一步的话,各国在华利益只会受到更大损害。”
“我在中国生活了十几年,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甚至超过我的祖国,看到中国再次陷入战火之中我倍感心痛。”雷曼悲天悯仁地说,“我希望,我真诚地希望和平的曙光再次降临在这片神奇土地上,让中国,让中国百姓不再受战火之苦。”
“我代表社会人民党,代表中国人民对您,对英国政府为和平所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我衷心地希望和平能早一天到来。”杨洪森一脸真诚说道。
袁世凯拒绝杨洪森的和平条件,对于外国政府的武力支援,袁世凯同时婉言拒绝了。
中国人的事情,还是要中国人自己来解决的好。
在得到袁世凯的明确拒绝和平条件后,南北各大战场新一轮备战又开始了。
杨洪森在合肥会见的宋教仁,双方共同致电孙中山,请他回国主持大局。
此时,国内的局势已发生重大的变化,福建独立并且加入了“讨袁”,浙江宣布中立,革命斗争最黑暗的时期已经过去了。
获悉国内来电,孙中山满心欢喜,致电杨洪森的用词比亲兄弟还亲。在日本的孙中山已做好了回国的一切准备。
孙中山还未动身,其回国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袁世凯担心孙中山的回国可能会导致国内新一轮的“讨袁”高潮。为了阻止孙中山回国,其派出了暗杀团前往日本。袁世凯同时请日本政府协助追捕政治犯孙中山。孙中山在日本朋友甚多,黑白两道都有,连日本高层都有,不少日本人与他称兄道弟。
针对北洋政府派出的“暗杀团”革命党人组成了“刺客击退团”,日本青年军人也加入其中,北洋政府在日本暗杀行动已失败告终,孙中山回国已成为无法阻止的事实。
对于国内的形势孙中山始终抱着乐观的态度,四川、陕西、安徽、江苏、江西、湖北、河南革命党仍在继续“讨袁”。在他乐观的表面却是内心苦闷,因为这个时候他应该在国内,而不是在千里之外的日本。他开始反思起革命以来所经历的成功和失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孙中山认为革命的失败,并非袁氏兵力强大,根本原因在于国民党人心涣散,不够团结,不奉令行事。
就拿起义来说,起议后步骤凌乱,号令不能统一,事党魁不予服从。正因为这种种的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