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第2/3页)
丝。
比钞票日本还差的很远。美国此时的人均收入达到了256美元,而日本还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
由于欧洲局势的风云变化,英国人在这次的日美摩擦中严守中立,他们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开罪美国的财团。
这些美国牛仔们蒙上汗巾那就是大盗。
杨洪森个人借款3500万美元,他怎么用那是他自己的事,到时不还,嘿嘿……
美国财团将只能过法律手段接管杨洪森在中国的产业。
杨洪森在私下曾表示他还不了这笔借款,不要说5年,就算给他50年也还不清,那意思就是说“三都澳”和“铁路总公司”股权到期只好送到美国财团了。
不要说日本人不答应,英国也不答应。
“还不清不要紧,我们日本政府愿意为您提供8000万日元紧急贷款。”
“我们英国政府也愿意为你提供800万英镑援助。”
“各位,本人作为杨洪森先生的私人经济顾问,在此召开记者招待会,对于外界盛传杨洪森破产,并且准备变卖名下企业股权一事纯属谣传,杨洪森先生名下企业不存在资金周转方面的任何问题,杨洪森已经有四家公司在美国上市,公司市值1200万美元。希望国内投资者不让受此假消息的影响。”
李德尔斯作为杨洪森的私人经济顾问从美国来到上海特意召开记者招待会辟谣。
美国公使芮恩施在给国内的电报称,“杨洪森是我所见过的最狡猾的中国人。”
日本、英国都上钩了,甚至连法国也动了起来,那位斯坦尼勋爵也表达了对杨洪森名下企业股权浓厚兴趣。
接着杨洪森把张骞这个老混蛋也给吸引过来了,他是来推销国债,现在杨洪森比政府信用度强百倍。
“玉琨,上海的事情您应该听说了吧?”
“听说了,国债的推行受阻。”
“所以,这次我来此请你帮忙了。”
杨洪森额头升起一道道黑线,“不知道,需要我做些什么?”
“直说吧,我希望你向美团银行团借款。”
“借款多少,有什么可以作担保。”
张骞一脸难色,“我手中没有担保之物,所以才要借你一用。”
“这个……,那么我就直说了吧,我不能以我个人的信誉冒险,这笔生意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我也知道如此,目前中央至少需要1000万英镑的借款,你需要什么直说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