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第2/3页)
他亲爸爸。
实际上杨洪森只是想让毕逊和他一起赚钱,不然这家伙到时又眼红,犹太人都这样。而带他一起赚钱以后让他办起事也有积极性,可是这家伙不相信他南方能钻出石油。
“唉,既然这样那就算了,不过我成立新公司后你可要帮忙啊,不管打不打到油,我给你预留10%的股份,怎么样?”
10%股份并不代表着必然的收益,它代表的可能是一种相反的含义。“谢谢你的好意。作为你的老朋友,恕我直言,你这次的投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十倍的风险就意味着百倍的利润。”
毕逊心道:随随便便就能打出井,那么老子就信你算了,还信什么上帝。
杨洪森个人投资300万美元石油创立“洪森石油公司”,听说其要在南方打油井,所有人都等着看这个中国投资巨子失败的笑话,在上海的招股活动,应者寥寥无几,最后他也不装穷人了,来了个100%控股,其中200万美元用于购买钻井设备,50万美元用于添置炼油设备,50万美元用于前期勘探经费。11月中旬美国设备就全部运到了,三十辆道奇牌卡车,在部队的保护下进入了扬州地区。钻井平台搭建完毕后,就开始直接钻井采油了,杨洪森把前期的地质考察这类的这些琐事全给省略了,当然他不能冲上去打一口油井,怎么出要先打几口水井,把那50万美元前期勘探费花个七七八八这样才有效果。不管怎么说,没有人对扬州出石油抱有信心。
借口搞美国式的现代化农业,杨洪森向美国人寻求帮助,希望能帮助他建立一家现代化的农用拖拉机工厂。在这一方面美国民间力量持积极推动,不过在柴油发动机技术转让方面美国要价实在太高,这时意大利人斯坦尼勋爵表达了愿意与杨洪森合作的意项,其愿意为杨洪森提供柴油发动机技术,不过前提是拖拉机工厂的设备必须从意大利订购,而且至少要向意大利50台拖拉机。也就在意大利人掺和进这个事以后,美国降低了他们的要求。
“三都澳”是意大利在中国最大的工程,斯坦尼勋爵因此在国内得到了赞誉,他向杨洪森提出了更加诱人的方案,合作开办拖拉机厂,意大利将提供长期技术支持,意大利商人想放长线。,不过综合考虑了意大利的情况后杨洪森选择了美国,美国现代化农业远远超过意大利,在这场竞争中美国战胜了意大利,与此同时,杨洪森代表南方联合省向美国飞机制造商签订了订购100架飞机及相关辅助设备的合同,当然这么一大笔钱将先由美国金融机构代为垫付,杨洪森分期偿还。
美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