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第2/3页)
洪森培训最优秀的军官,目前,中国很多优秀的军官都来自于日本军校,可是蒋百里曾说过日本最糟糕的就是陆军,日本教官不予考虑,德国的那帮子天才们都在战场,美国人迅速填补空白。
根据杨洪森与美国方面达成的协议,“南京军事学院”中最优秀的前二十名学员,将被允许前往弗吉里亚军事学院深造,并在美国军队实习。
“南京军事学院”报名之初就吸引了大批的有志青年,来自西北、西南的大批应试者打点行囊来到南京。对于这些来南京报考者,杨洪森要求当地政府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
一期实招2000人,报告者却有数万人,这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在路上。
就在7月底杨洪森悄悄地来到了南京兵工厂。120MM六管火箭炮的研究已经有进展。
火箭在美国不太受重视,在中国难得有杨洪森这样的大军阀愿意对这个项目投钱,这些美国专家搞的是不亦乐乎。
“委员长,根据您给我们的设计思想,我们在美国专家的帮加下对火箭弹重新定位思考,经过改进火箭射程有很大的改进,这次我们使用了一种新的推进剂,还是……。”王学光极其兴奋地向杨洪森讲述最近一段时间,研究小组的成果。杨洪森对他们的技术没有兴趣,什么巴祖卡、什么铁拳统王没有兴趣,“我最喜欢女王控”。
“让我们去看看吧。”
第二代“红箭”火箭弹杨洪森还是比较满意的,经过一番等待着终于等到重头戏120MM复式火箭炮。看到实验场内精彩表演之后,杨洪森把王学光拉到了身边,“我们现在能进行批量生产吗?”
“是的,委员长,完全可以。”
“这是我们的秘密武器,不能被我们的敌人所知晓,尤其是日本人,先生产出20门。另外你们还需要在射程上下功夫,8000米还不够,要想办法突破1万米。”
“是的,委员长。”
“另外注意那些美国人的动向,我们只需要他们在火箭技术上下功夫,明白了嘛。”
“是的,委员长。”
“单兵武器的研究方面怎么样。”
“120MM单管火箭炮,只是我们没有找到一种适合的车辆,卡车上装备显得过于浪费……。”
“120MM口径既然过大,是否可以考虑缩小至40至60MM,单兵或二人就可能使用的。”
“是的委员长,我们将向您指出的这个方面研究。”
“好的,就到这里吧,再次感谢你们为谢党,为革命所做出的一切。”
杨洪森在临行前再次提醒注意保密工作,防制反革命分子的破坏和日本等西方间谍的刺探。
比起火箭炮的制造,迫击炮就要简单的多,对于这种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