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穷忙活 (第2/3页)
系是不错,但也不至于好到这个份上。云南要打,但两湖也不可以有闪失,杨洪森如果再夺了两湖,那么他的北洋政府就要喝西北风了。南京的内外线的消息让他安心不少,杨洪森同意为北洋军提供军械弹药,但前提是北洋需付钱才能给货。袁世凯对此也没有什么异议,你让杨洪森白给军火根本不可能,不过折还是要打的。
两江运送给北洋军的第一批军火,分乘两船运至武汉交由王占元,其中包括仿98式毛枪6000枝,子弹200百万粒,手榴弹4万粒。蔡锷那边杨洪森也同样送去了大批的军火。
虽说杨洪森援助了大批军火,唐继尧还是指望着杨洪森早点出手才好,北洋军在四川境内也布下了10万余众,这可不是滇军一家可以对付的。
“也不知道杨都何时能起兵响应。”
对此蔡锷看的还是比较透彻,“杨玉琨起兵是必然,不过不在此时,他这是打着围魏救赵的注意。”
“这不是要借机削弱我们滇军。”
“杨玉琨起兵必出两湖,两湖有北军近二十万,若想一举拿下,他可是希望我们多承担一点。”
“还是要杨都早日出兵为好,十万北洋军已经不好对付了,如果再来二、三师,只怕我们会更加艰难。”
蔡锷并不太在意杨洪森的援军,这仗还是要自己打,老想着援军仗怎么打的好。
云南这仗是越打越大,越打越精彩,那些换装下来的老旧步枪翻新后终于重获新生。杨洪森对外销售的军火产品以步枪、手榴弹为主,重枪机、火炮都是自用。关于105MM野战加农炮的情况袁世凯主要还是从王占元处所得知的,但是据内线消息,皖军最大的口径为意大利75MM野炮,所谓的大口径实为抛雷器。袁世凯相信了后者,一来他不相信安庆有能力生产105MM野战加农炮;二来以前就有某些人士将抛雷器当成了大口径野战加农炮。王占元也没有什么证据。但是杨洪森可以少量地仿制75MM野炮确是事实,张勋是第一批仿75MM野炮的受惠者,当然他也是支付了大把票子后才得到的。
钢铁方面由于美帝国主义不愿意将一些技术转让给杨洪森,这就使得杨洪森与德国走的更近了,实际上杨洪森的能量远远超过他们的想象,杨洪森不但可以利用关系为在太平洋、太西洋、印度洋上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