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潜规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章 潜规则 (第2/3页)

吐声地躲在阴影中赚取自己应得的分子。

    战争爆发以来,国际市场对钢铁、面粉、纱布等需要猛增。如铁砂矿的价格比之战争初期翻了数倍,每吨已突破300元大关,而面粉、纱布更是供不应求,中国经济正经历着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战争在这时显得不合时宜,孙中山采纳了杨洪森的建议。这样南京政府在这时候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调头,把重点放在经济建议方面。这一时期北方官僚资本也在迅速膨胀,但是政府却依然穷的叮当响,内阁的争夺也越加激烈,黎元洪有着南京和西南三省的支持,与段祺瑞争夺着领导权。被危机深深包围的段祺瑞深知此时的北洋十分不妙。

    一方面是南方经济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是北方经济的逐步恶化,政府向日本借款,结果使得北方的良性资产逐步为日本控制,日货充斥着北方,小业主纷纷破产,严重的土地兼并导致农民无地可种,社会矛盾越加激化,如此发展下去其最终的结果就是北洋的彻底崩溃。

    北洋需要找个突破口,战争成为了段祺瑞最后的选择。

    当初袁世凯将两江让给杨洪森是个巨大的错误,中国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在两江。目前杨洪森控制着七个省,根据私下沟通,南京留守政府的财政收入超过了中央政府。比起北方赤字财政,南方的财政充足,在这么下去,北洋政府可就真的要破产了。

    “如果不对南方用兵,北洋政府在数年内就会崩溃。”段祺瑞痛心疾首的说道。

    可是,政府要员们继续紧吃,对南方用兵打赢了还好说,这败了死的不是更快。

    段祺瑞认为北方之所以坏到如此程度就是因为黎元洪整地,必须把他赶下台,将政权牢牢的握在北洋集团手中。

    黎元洪一下就成为了傀儡总统,他的总统办公室一下变的清冷起来。段祺瑞派心腹徐树铮将黎元洪总统大印给拿走了,为些黎元洪做个批示还要拿到徐树铮处盖章。

    徐树铮倨傲不逊把黎元洪气的下令讨伐徐树铮,段祺瑞护短,黎元洪气的下令讨伐段祺瑞,双方争的不可开交。趁着北方大乱,杨洪森开始着手准备平定广州。

    广州是除了南京之外国民党的一块重要的革命基地,这块基地不能长久的控制在桂系手中。

    孙中山做出了决定,杨洪森随即展开行动。

    陆荣廷很害怕,南京这次不只是要解决广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