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又老了一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章 又老了一岁 (第1/3页)

    大口的吃肉,大口的吃酒,然后搓麻到黎明.

    =========================================

    四川对唐继尧来说是一块大肥肉,放着不吃那可是要便宜别人地。

    可川将们却有广大的四川乡绅做后盾,滇、黔两军进入四川后,尤其是在唐继尧代四川都督以来,军政要员全换成了滇、黔两地的人。

    唐继尧与北洋军打仗的时候欠了一屁股的债,而且随着地盘变大,军费开支变大,他需要把旧债还清好再借新债。他欠谁的债,还能欠谁的债,当然是杨洪森的债。

    向云南提供援助,合办企业、联络银行那不过是一个香饵。

    待恒生银行在四川、云南扎下根后,按照杨洪森的指示,为那些军阀们提供贷款,刘存厚、熊克武、刘显世兄弟、唐继尧等等都是他的客户,其中唐继尧的贷款数额最大将近650万元,借款中的大部分用于军费开支,靠着这么一大笔借款,滇军的装备也越加精良。

    唐继尧入主四川后最不服他的就是熊克武,所以他第一个就把熊克武推倒。刘存厚等川将为了自保纷纷联兵,同时向银行借款添置武器弹药,唐继尧的武力收服计划遇到了瓶颈。

    他为了获取更多的贷款,解决军费上的问题,他对“富庶”地四川大肆征税,搞的民怨四起,由于他在四川搞扫黄禁烟,结构把四川袍哥们的财路全断了,结果这帮了人倒入他的敌对面。

    别看川军装备较差,但是他们斗争经验丰富,且又掌握着地利、人和,双方一时相峙不下。

    战争打不开局面,那军费耗的就多了,光吃粮食就能把唐继尧给吃倒闭,更别说一场天灾般大败仗了。

    杨洪森希望这仗能继续打下去,只要能享受到利益,就算把四川打破产了也不要紧。

    随着,广州落入南京政府手中后,珠三角的开发也就被提到了议案上,当然广西的问题也要好好解决一番。

    做为桂系新生代的李宗仁、白崇禧、黄绍宏很快就进入了杨洪森眼中,他们成为了挺进广西的棋子。

    胡汉民对广东的治理实在是有些无力,除广州,各地均处于无政府状态,而李宗仁向广州和南京方面表明心迹,这才进行了杨洪森的视野。

    陈铭枢、许智崇作为社会人民党一系在广东受到排挤,陈铭枢为了避免矛盾,自请驻防韶州,许智崇由于个人野心与胡汉民矛盾较深也甩手离开了广州。广东省内龙济光、陈炯明、桂系的残余以及李福林这等军力量依旧存在,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