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优生优育 (第1/3页)
宋子文前往东北后,孔祥熙顿时上窜下跳起来,他初始在财政部,可是两江地区财金人材实在是太多了,这些人不论是政治资本,还是经济资本都比他雄厚。通过动动,他被派往山西担任财政厅厅长,这造成了他与宋蔼龄两地分居,宋蔼龄自然不会去太原,而且孔祥熙并非阎锡山对手,两、三下他这个财政厅厅长就被架空了,要不是孙中山、杨洪森的名气太响,阎锡山一脚就把他踹回南京。
宋子文走了,宋蔼龄来了,他准备为自己的老板找一份优厚的差事。
宋蔼龄是一个很现实的人,对利益的得失最关注,孔祥熙在山西的作为他自然清楚。杨洪森让他去山西就是让他挟中央之势控制山西财源,可是这位到好成为了空头厅长。虽然在山西添置了很多实业,但也遭到杨洪森政敌的攻击,好在此事孙中山都把按了下去。
宋庆龄找宋蔼龄谈了一次,孔祥熙收到消息后立马将山西的生意全停了。
杨洪森知其来意后也在考虑着怎么用孔祥熙,孔祥熙这家伙根本就不能待在权利机关,他虽然有晋商的头脑,却没有晋商最为注重的德性。而且,每次问他有多少财产的时候,都说只能糊口,这让杨洪森颇为鄙视,至于那些优厚的差事,杨洪森实际不敢让他担任。
山西的政治经历让孔祥熙决心将精力放在挣钱,挣大钱方面。
孔祥熙道出不在从政,专心经商的想法后,杨洪森大嘘了一口气。
甘肃现在正有个问题等待着杨洪森的解决,甘肃一直以来有着严重的回汉矛盾,马祥福到达南京后,作为民主党人士积极运动,希望由回人出任甘肃省长。杨洪森则把大甘肃省,按照后世的面目分成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借着这机会杨洪森提出的民族自治政策,并经国会审议通过,在广西、宁夏进行试点。这项政策受到了反对派以及民族主义分子的猛烈抨击,可是这个政策同样受到占少数席位的少数民族参议员代表的支持。
中国统一以后鉴定金融市场的货币混乱的情形,杨洪森报请孙中山同意后,开始了货币改革。
新货币的名称叫人民币,杨洪林准备让人民币与美元挂钩,将大量的银元送到美国作为储备金,这当然引起了英国的反对,美国也不上当,他们不会卷入中日纠纷,可是美国同样不允许人民币与英镑挂钩。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