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鸽子 (第3/3页)
力迎难而上。朝鲜对日本的战略意义重大,朝鲜不能丢,必须将万恶的中国人击败,然后再让中国人赔偿损失。
大批的日本青年征召入伍,奔赴朝鲜战场,解救那些遭到中国侵害而被奴役的朝鲜百姓。
他们是正义的一方,而中国人无异是一群邪恶的魔鬼。
琼克所率领美国顾问团在平壤停留了近一个星期,后乘坐美国火轮回到了天津。
在天津琼克埋头写报告,他在报告中预言日本在朝鲜的军事行动将会遇到前所未有的阻碍,但是他仍然认为中国军队无法守住实际控制线,因为中、日之间的国力差距,导致中国不可能取得这场胜利,而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时间。
从时间表看,日本人表现的更为焦急,实际上日本内阁方面正在筹划着通过政治途径解决。
英国方面已经表示将进一步向中国人施压,而俄国大使普罗多列夫表示为了维护列强们的荣耀,俄国将派出有限的部队给予日军必要的增援,但是他们要求分得足够的利益,日本人同意了,俄国行动了,但不是开战。
普罗多列夫在北京秘密会见杨洪森的私人代表张晔。
俄国目前没有空插手远东事务,相反他们需要中国这个同盟国尽更多的义务,比如向俄国提供大量的粮食、肉制品、茶等等,与日本的协议就成了普罗多列夫手中的王牌。
张晔在协商的过程没有立即答复而时一直这么拖着,这也是杨洪森事前交待的,杨洪森甚至要求张晔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满足俄国人的要求。
对于这位中国的军事狂人,张晔发挥出了他最大的优点―“顺从”。
领袖的意志就是他的意志,他存在的就是传达领袖的意志。
战争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实际上杨洪森一方面与日本打的火热,另一方面他频繁的与英、法的大使接触,表达了停战的意愿。
日本同意停战,但是中国人必须撤出朝鲜。
英、法代表对于南京方面将要做出的回答了然于胸,从南京方面一直以来的表现看,他们是完全不可能的答应这一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