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联合执法 (第2/3页)
,虽然雨水稀释了部分神经毒剂,但是由于时间的延迟、药品的不足,死神在小仓疯狂地收收割生命。
消息汇报至东京时,内阁大臣不敢怠慢,立即向首相汇报此事,同时向天皇汇报。
东京方面来不及向长崎、小仓的国民进行救助。
京都天皇的御所之内,诸内阁大臣神色沉重。长崎、小仓两地的国民伤亡人数初步统计超过十万人,拿着这份电报,震惊之余的天皇陛下双手正微微的颤抖着。说不清这是来自脸上的愤怒,还是来自内心的恐慌。
“陛下,这是从中国上海发回来的急电……。”
日本长崎、小仓遭到突袭后,在日本的观察员纷纷发电,这些电报消息最后汇集到南京。发动袭击后的第三天,南京政府第一新闻发言人安惠民在上海召开记者招待会。
“三天前,中国政府成功对日本本土长崎、小仓两座城市发动袭击,中国政府敦促日本立即停战,撤出朝鲜,否则在未来的24小时内,将对日本再次实施外科手术。”
英、法等协约国开始调查长崎、小仓发生了什么事。
就在安惠民宣布记者招待会结束后,美国代表、德国代表分别到南京拜访了杨洪森。
德国方面最先收到长崎、小仓的战果报告,试验相当成功,采集的各项数据将在未来的一个星期内陆续汇总至南京。德国私下发出了转让这种新式毒剂的要约,并且许诺战争胜利后将英、法在亚洲的殖民地交由中国管理。
中、德的接触引起了英、法的注意,此时,中国正在着手退出协约国,重新宣布中立。如果中国重新宣布中立,中方将不用再尽协约国义务,他们大可像美国人学习。而且中、德之间在战争初期就有过苟同的前例发生。
德国全权代表斯代勒焦急的等待着中方的回答,这种新式毒剂投入,将很可能改变欧洲的战局。
杨洪森对于德国的许诺的空头支票没有一点兴趣,他开出的价码是,太平洋德属岛屿以及非洲殖民地,为了坚定斯代勒对新式武器的信心,杨洪森还向其提供了部分数据资料。
中、德之间很快就技术转让事宜达成一致,德国太平洋诸岛屿以及非洲部分殖民地交换给中国。当然协议还有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新式毒剂必须达到中方所承诺的实战效果,若是哑弹或者没中方吹的那么邪乎,德国方面会中止协议的履行。
英国得知中、德秘密协议内容还是在美国政府的暗示下。
美国向英、法提供上百亿的贷款,如果英、法战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