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华人球长 (第2/3页)
中山亲自批阅的《三民主义》的手册交到了李信成的手中。
“要将革命理论与革命的实践情况相结合,三民主义思想才能发扬光大。”
“是,总理。”
“革命是宣传工具,你们首先用三民主义把自己武装起来,有坚定的信仰,胜利的那天必将到来。”
杨洪森向李信成亲自布置了工作。越南籍国民党员不少,很多华裔都是三民主义信仰,李信成有一半中国血统,中国革命兴起的时候他便参加中国革命,积极学习中国革命的先进经验,对孙中山、杨洪森极为崇拜。李信成带着大笔的援助款来到了广州。随后通过学习组织越南籍同志返回殖民地从事革命宣传教育和支部建设。
越南的事情是要解决的,不过不是现在,因为杨洪森缺少足够的腰板和借口。
日本新政府建立后,态度上谦和多了,他们希望恢复中日间正常的经贸往来,返还日本在华资产。说实话,日本在华资产早上已充公消化殆尽,返还是肯定不可能的,至于恢复经贸到可能考虑。
外交部声称日本在华资产已作为战争赔偿。
日本在华投资数额巨大,中国人一句他们的投资就血本无归,虽然极为不爽却也不便发作。
难不成还打一战?
针对日本人扔过来的鸽子毛,南京政府外交部提出条件,要求重新签订平等的中日关税协议。
“八嘎。”日本外交火了。
“你他妈的八嘎,就不和你们这群倭寇做生意,看你们用什么造枪炮军舰。”
中国外交官的话严重刺痛了日本外交人员,日本的多家钢铁业纺织业、制造业、能源业等均受到影响。
日本济、中国此时都处于初级阶级,不同的是中国离升级还有很长的一条要走,日本则被中国人从升级的天堂拉回了地狱。
与日本经贸长期停滞当然不利于两国友好的往来,所以才需要“黑市”进行优势互补。比起中日正常的经贸往来,杨洪森更看好黑市,战争前期中、日“黑”贸易额在3000万美元,战争初期,双方贸易额翻了二番。目前,两国“黑”贸易达到1亿美元。
为了打赢战争,获取生存空间,得到占领地区的一切资源,在“速战论”的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