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六章 两个愤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六章 两个愤青 (第2/3页)

年到来时中央搞行政改革,大批的亲中央的蒙古王宫来到了北京。中央对蒙古分中央直辖的外蒙古边疆省和内蒙古自治省,

    原热河、蔡哈尔、绥远三省被撤销,黑龙江地区的市、县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内蒙古自治省的建立把直、皖两系最后地盘给抹掉了。皖系中的部分将领采取了军事抵制的措施,国府出手时一点也不手软,经革命军事委员会批准以反革命罪处决的人数就有近8000人,很多皖系将领受到牵连。就连皖系大首领段祺瑞也不得不到南京走了一趟。

    无力与中央对抗的张作霖只好向中央输诚,将他的命根子,东北军的军政大权全数交了出来。虽然张作霜对东北军仍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他要想再重新控制这支部队已经是不能了。

    冯玉祥拥有着直隶、京、津,山东名义上也在他的控制之下,在中央的行政改革中直隶更名为河北省,热河、蔡哈尔的部分县将划入河北。

    国家政令统一,冯玉祥不可能独立存在,虽然他一直想将这一现状维持下去。可是,就连一直称赞他孙中山也无法允许一个独立于中央系统的军阀存在,即使他倾向革命,忠于中央。冯玉祥想保留西北军的番号,但是致力于国防军的建设的蔡锷在近卫军的问题做出了妥协,并不代表他在西北军的问题上也同样会做出妥协。

    东北张作霖、回民武装、新疆杨增新、蒙古徐树铮都接受了中央番号,西北军怎么能搞特殊化。

    西北军与近卫军不同,近卫军的军事干部全是党员,这帮人是“孙中山”的个人崇拜者,“三民主义”的狂热信徒。貌似西北军好像还在用黑社会的方法控制军队,这与杨洪森提出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相冲突。

    蔡锷认为军队原则上应该隶属于国家,但相对来说军队从属于一个党派,比从属于个人要好的多,而冯玉祥的这支“私军”有着太多、太多的问题。

    孙中山北巡将经过北京,冯玉祥开始积极准备,他与杨洪森见过面,但是与孙中山却因故未能蒙面对他而言真是人生一大憾事。冯玉祥也打算借着这次机会将西北军的政策问题给落实一下。

    远在南京的杨洪森与吴佩孚密谋夺回被俄国侵占的数百万国土。吴佩孚是一个绝对的“民族主义”分子,所以他对此事十分上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