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九章 (第2/3页)

,购买生活所需的工业产品时,他们首先考虑的是价格。在这一方面,中国的资本家败在日本和欧美商人的面前。

    别看中国工人的工资少,但是其购买力无比强大,这就是市场潜力。

    在杨洪森所属的两江财团,对于工人福利极为重视。

    杨洪森接受过强大的政治教育,而且曾倒着阅读过德文版的《资本论》,对于资本家的本质有着充分的了解,对于他们剥削的方式有着深刻的认识。

    资本家通过占有剩余价值来实际利润,而这其中又分为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根据国外的先进经验,美国的资本家们已经提前进入了相对剩余价值时代。而中国目前仍停留在半调子的绝对剩余价值时代。

    绝对剩余价值剥削太露骨,太野蛮,太不文明了。

    杨洪森收起了他的那张血盆大嘴,让自己看上去更想一个慈善家,而非资本家。

    如美国商人福特提高工人时薪一样,两江财团在1919年全面提升工人薪金,由此带来的轰动效益远超过美国的福特。工人可以通过购买公司股份参加公司的分红,财团还提供教育、卫生、住房等多项福利待遇。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提升,企业效率取得了增长。工人在相同的时间内创造了更多的财富,而他们的创造的财富与他们享受的福利、增长工资比例却下降了。未能充分认识到相对剩余价值的绝对剩余价值孙中山,称赞杨洪森为“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骄傲”。

    两江财团再次担当起了国府政策风向标。国府很快对国有控股公司的工资、福建等进行了调整,国会方面在杨洪森的推动下通过了《工会法案》。

    这让杨洪森在工薪阶层中的支持率迅速攀升。

    孔熙祥并不懂杨洪森的那套相对剩余价值论,“未来每年拿出那么钱去迎合那些工人值得吗?”

    “我亲爱的大姐夫,对于实业你的不懂。商人追求的是短期效益,而我们实业家追求的是长期效益。”杨洪森用桌子上的蛋糕向他解释了什么是相对剩余价值。

    孔熙祥笑道,“这样说来,增加了这么多利润,分给工人一些也没有什么?”

    杨洪森的讲解孔熙祥并没有完全吃透,这引起了宋子文的白眼,宋氏三姐都听懂了杨洪森的意思。

    宋庆龄说道,“这样说来工人们的收入相对来说没有增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