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八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八章 (第2/3页)

国府鉴于中、美之间的紧密关系,最终宣布退出了国际联盟。

    和会期间中、美虽有不快,但中国需要美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给予扶持。

    美国不加入国际联盟,导致国府在心理上失去了依靠,如果美国加入国际联盟,那么未来还有一个为中国说上话的人。现在国际联盟完全处于英、法的操作之中,而英国是日本的盟国,国府担心在未来的中、日事务中,中国将可能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比起美国国会否决了加入国际联盟提案,中国退出国际联盟的影响更大。

    在全球事务可以将中国忽略掉,但在远东事务中他的地位却是举足轻重。

    英、法想要控制东盟的举动,遭到了中、美,甚至日本的反对,殖民地政府被东盟拒之门外,可是英、法并不甘心,在法国人努力下北越退出了东盟,这样正式的东盟成员确定为美、英、法、日、中、菲、韩七国,英国在东盟中就算得到法、日的支持,也只有三席,很快在英、法合作下,荷兰也加入了东盟,这样就现成了四比四的局面,考虑到日本人并不可靠,英、法又将东南亚泰国拉了进来,这样东盟的成员国在短短几天之内,再次发生变化由七国变成美、英、法、日、中、荷、泰、菲、韩九国。

    成员国增加,东盟的章程也要随之增加,由于目前东盟的主席是中国人,所以新任的主席不应继续由中国担任,中国方面提出以一年为期,各国轮流担任东盟主席,这得了英、法之外其它国家的支持。当各国代表同意轮流担任主席后,新的问题出现了,按照什么顺序轮流,如果人人都有机会后任主席,那么这个顺序要理清。美、英、法、日作为第一集团,中、荷作为第二集团,泰、菲、韩作为第三集团。由于中国担任了第一任主席,那么第二任主席是从荷兰开始,还是重新转从美国开始。英、法支持由荷兰出任第二任主席,日本希望通过支持荷兰来换取更多的石油配额,美、英、法经过磋商,东盟第二任主席自1920年9月起由荷兰人巴鲁斯担任,在此之前的几个月仍然继续由中国担任,而东盟总部最终敲定在中国上海。一切皆大欢喜,各国代表举杯欢庆。

    这是东盟历史发展的新时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东盟促成了远东的新的政治构局,而中、日之间也加快了政治、经济、外交正常的进程。

    孙中山由于推行“亲日”政策,其民意支持率下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