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午剩饭 (第2/3页)
慎起来。
中、日这种私下的暗战并不限于军事方面,还涉及经济、科技等等。
在化学武器的研究方面,大规模收集有关神经毒剂的情报,日本政府虽然也招募了一些外国专家,但是他们并不能得到充分的信任,这些人对研究有益,但他们没有本国人那么让人放心。生物化学研究方面,中国仍然处于国际先进行列,但是杨洪森并不满足,因为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核”武器。要生产自己的“核”设施,就要有相关的人材,大批的年轻的物理学者被流放到了德国。
北京大学、上海大学与柏林大学建立起来合作关系。
中、德两国之间有着极为广阔的交流空间,中、德在化学、机械、治金等方面有着深入的合作关系。中国是德国最大的步枪进口国,德国是中国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战败的德国人一直心有不甘,军方总是想法设法地发展本事工业。
德国政府很重视与中国的关系,中、德在巴黎和会中都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让两国政府有一种惺惺相惜之感。另外,中、德战前就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中、德之间合作虽然前景很广阔,但国府方面更看重于与美国的合作。
美国在华的投资总额超过英、法在华投资的总和,这样一位有钱的大爷,杨洪森自然把它高高的贡在上面。通过中、美之间的多项合作交流,中国在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研发方面有了巨大的突破。南京第一汽车制造厂成功制造出第一辆国产汽车,虽然是一辆仿t型车,但在社会上仍取得巨大的反响,该车甚至在上海、武汉等地巡展。
南京第一汽车制造厂的拳手产品并不是汽车,而是三轮机动车。就如同美国的大型拖拉机到中国变成手扶拖拉机一样,四个轮子到中国最后变成了三个轮子。相对于用途广泛的扶扶拖拉机,三轮机动车成为市、县之间重要代步工具。由于价格因素以及社会上支持国货的风气,三轮机动车国内销售极好,以至于专门从事汽车组装的江苏通用公司,也开始转换思路做起了三轮机动车的买卖。
不管是手扶拖拉机也好,还是三轮机动车。
军事工业委员会看到了拖拉机厂最新的坦克样车,与以往的履带式坦克完全不同,这次采用轮式设计,使用中国自主开发的柴油发动机,装备有一门37mm加农炮,一门7.92mm重机枪,炮塔可360度旋转,公路最高时速可到达65公里,越野时速55公里,车上搭载有5人,总重量约12.5吨。
与军工部最初的bt/1坦克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