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八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八章 (第2/3页)

,杨洪森在未多加逗留,留下了一位全权代表,入苏俄领土,苏俄方面对杨洪森此次来访极为重视。中国是世界唯一对苏俄政府友好的国家,杨洪森及中国政府向苏俄提供了大量的人道主义捐赠,而且中国是苏俄重要的粮食进口国,中国与苏俄在多个领域有着深入合作。

    “欢迎中国同志来苏访问。”托洛斯基热情与杨洪森拥抱。

    苏俄在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指导国民经济正在迅速的恢复。对于列宁等人来说,社会主义建议尚处于摸索阶段,但是杨洪森绝对不会给他们任何建议,他可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而来。

    中国代表在沿途受到了苏俄人民的热闹欢迎。

    在莫斯科,杨洪森不但见到了伟大的列宁同志,还见到约瑟夫同志。

    双方就国际形势以及双边关系展开了广泛的交谈,并且签订《中苏友好条约》。在中、苏谈判中杨洪森的对手是约瑟夫同志。

    和众多西方国家一样,杨洪森最关心的是石油问题。莫斯科方面对于杨洪森身后那些美国石油商人睁只眼闭只眼,因为这些美国商人可以帮助苏俄将石油销往世界各个角落。莫斯科方面希望杨洪森加入到了巴库油田的计划中,由于美国方面暴出“丑闻”,苏美巴库项目被迫搁置,巴库油田恢复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目前需要找一个资金雄厚的美国公司顶上去。

    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已经完了,让纽约标准石油公司顶上是个不错的选择,现在最重要的是尽快将巴库油田恢复到战前水平,将石油变成外汇,再用外汇换成国内所需的工业品和粮食。

    杨洪森可不敢接手巴库油田,因为巴库实在太深了,至于纽约那边想不想杨洪要不清楚,但是他仍然将莫斯科意思转达给了纽约方面。

    纽约此时没有接受的意思,他们暂时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西伯利亚和伏尔加―乌拉尔油田,至于巴库先放一放再说。对于莫斯科的友好邀请,杨洪森直接婉拒了。苏俄还有很多油田等着他开发,杨洪森没有必要吊趟巴库的混水。

    结束了对苏俄的访问杨洪森乘机返回国内,对杨洪森来说这次的访问是满载而归。

    在其出访期间国内却是异常的平静,孙中山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后又重新回到了总统的岗位。

    对于此次欧美之行,杨洪森向孙中山做了详细的汇报。听到列宁的身体欠佳时,孙中山对于未来的中苏关系开始担忧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