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章 (第2/3页)

    杨洪森不遗余力的向亚、非、拉各国推销着最强大的BT/3型坦克。

    回归的孙中山仍然试图改善中、日的敌对关系,然而他所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大。

    杨洪森将朝鲜战争定义为伟大的国际主义的正义援助事业,“韩国是我们伟大的邻邦,韩国执政党与我党亲如兄弟,我党要继续帮助韩国恢复领土的主权和国家的完整,建立中、韩一体的东亚新体系。”

    韩国很高兴能成为未来东亚新体系的一部分。韩国政治家将杨洪森视为最可靠的后盾。

    对日本绞杀与封锁得到了韩国以及韩国人民的支持。

    在国民党内的高层会议中,杨洪森与孙中山在对日问题上分歧严重。军事委员会决定在朝鲜发动军事行动之前孙中山未得到任何暗示,事后也没有人向他回报。

    孙中山不同意对日发动战争,尤其是大量使用化学武器,他是一个很注重过程的人,而杨洪森中注重于结果,他不在乎舆论,因为舆论完全控制在他的手中。

    “中、日的关系,取决于日本政府的态度。”日本的现在的态度非常的不友好,这一点从他们支付赔款上就能看出来。

    日本赔款有着巨大的政治意义,而孙中山打算私下免除日本赔偿,杨洪森是不能同意的。

    赔款作用在于有效的打击日本的民心和士气,同时鼓舞国人。

    “我们必须在政治上孤立日本、在经济上封锁日本、在军事上打击日本。”

    这是一场争夺东亚霸权的战争,中国目前的形势极为有利,杨洪森将继续扩大这种优势。

    中国的资本家们在争夺中得到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对于那些拥有着大汉主义思想的人来说,帝国的荣耀又重新回到了这片土地上,国民都感受到了那种复仇的酣畅。

    孙中山中日友好的主张,在国府没有遭受到一定的挫折之前是完全行不通的。

    国民党内部的意见分明,文臣们主张见好就收,武将主张扩大战果。如果不是西方大国将和平强加在中国的头上,杨洪森会继续策划对南朝鲜进行劫掠。

    “只要准备充足,日本军队并不可怕。”

    孙中山为了改善中、日关系,曾准备将日本战俘交还日本,但是日本政府拒绝了,日本官方否认战俘的存在,他们称这些人都是朝鲜人,并不是日本人。至于那些被俘的日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