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城管正在扩军中 (第3/3页)
,而是一直由香港的港华石油公司负责代理。
帝国石油公司立即上钩,杨洪森提出了一个更加诱人的方案,那就是将库页岛上的石油开采权出售给日本,这给帝国石油公司高层带来极大的惊喜,日本政府全力支持帝国石油与中国石油公司的合作,但是帝国公司要面对美、英的竞争,按照中、美、英三国达成的协议,美、英对于中国的石油拥有优先开采权,美、英对库页岛石油勘探都极有兴趣。为此,帝国石油公司的人急的上窜下跳。他们派人频繁的联络港华日本分公司总经理清源,可是清源对此事无能为力,他其实就是一个高级打工仔。
帝国石油公司开始向政府施压,日本政府做出了决定。
日本驻华大使主动找到汪精卫,希望与中国展开司法合作,希望将滞留日本的恐怖主义分子极其家属尽快引渡中国。
那些原本私下充当保护人的军国主义分子支持内阁的这一英明决定。
事情的进展非常的顺利,帝国石油公司成功获得了库页岛45年的石油开采权,该协议的达成让日本石油多元化的道路上走出了坚实的一步。非洲的石油勘探计划被彻底的搁置了起来。
中、日之间的这次石油合作,两国国内都极为低调。
两国政府的默契推动了合作计划的顺利进行,这为中、日一系列的合作创造了条件。
日本专家认为,中国之所以这么急于与日本修好,是因为美国孤立主义政策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腰包,而且在苏联外交政策上,美国与英国一道给了中国很大的压力。中国人对美英的抗拒心理与日本国民中的对美英的不满有效地形成了统一。同时,日本国内经济的不紧气促使了日本政策积极地回应中国人扔来的橄榄树。
这种和平的景象能持续多久,取决于中、日两国楼顶猫着的那些决策者们。
将库页岛石油开采权给日本,一方面是日本对这里的石油早有企图,中国根本没有能力保护这片国土,他离日本实在太近了,而中国海军力量有限。如果日本真的来硬的,杨洪森还真没有办法。
为了从苏联获得更多的廉价石油,中国与苏联就石油出口达成协议,两政府将共同投资修建西伯利亚输油管道,对于美英石油商人来说这可真不是什么好消息?苏联的粗腿伸进来,将严重威胁国际石油价格,将彻底打破美、英石油在远东的垄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