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五章 治学之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五章 治学之道 (第2/3页)



    众多场所间,樊楼无疑是其中魁首。其中女妓不仅姿色过人,而且大多有一二技艺傍身,有些甚至能吟诗作画。

    因此文人也爱来樊楼饮酒聚会,尤其此次主考官晁冲之也是樊楼常客。有些闲钱的举子们自然往来樊楼自然也就更加积极了。可惜晁冲之为了避嫌,宣布其当主考官后,便深居简出,谢绝见客,自然更不会来樊楼惹人非议。

    元宵佳节圣上御驾樊楼,并留下惊世之作之事也已传遍汴京,不少人都闻名来樊楼看看,是什么吸引两代皇帝御驾樊楼。

    当日另一主角秦梓却也是名声鹊起,倒不是因为他获得当日诗会第二名,而是皇帝开恩,让他白白抱得美人归。

    李师师色艺双绝,加之坐拥三宫六院的宋徽宗也曾倾倒在她裙下,世人对这位绝世名姬自然也是十分关注。

    人们夸赞皇帝仁慈之余,自然也免不得羡慕秦梓好运。虽然也多酒醉之余地痛骂,不过秦梓之名却已传遍了天下,即使他无法高中,以后行事,各地官员也会多少卖皇上一个面子。

    因为秦梓弟秦桧此时身任太学学正,许多同乡都不时请秦梓小聚,也打探一些内幕消息。朝廷此次科举章程后,秦梓便又被几个同乡、好友请到了樊楼。

    酒过三巡,何焕道:“此次朝廷变革两科,不知秦兄怎么看?”

    这何焕是金华永康人,字仲浩,在江南也是大有才名,与秦梓在汴京结识后,便互相引为知己。

    秦梓闻言,笑道:“皇上此举对我等举子,算是一大善政。”

    同桌一个同乡

    寂寞的道:“秦兄,何意?”

    秦梓喝了一口酒,笑道:“子便可再行参加经义科,不用再等三年,岂非一大善举?”

    同桌一人闻言,不以为然的道:“秦兄此言差矣,中经义科者,只可往各地官学教学,最高不过到礼部任一闲职,实乃鸡肋耳。我等寒窗苦读十载,为的是金榜题名,有朝一日能为民造福,岂能去做那猢狲王?”

    秦梓听得他论调,不由想起自己地弟弟秦桧。

    因为秦家出身一个中小地主的家庭,他父亲虽然当过静江府古县令,但也不过是芝麻小官。秦氏兄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不可能疾速地飞黄腾达。

    宋末苛捐杂税繁多,加上天灾不断,秦家也逐渐破败。为了生计,秦桧不得不去私塾教书。他对这个职业并不满意,牢骚满腹,曾作诗说“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猢狲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