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心思 (第3/3页)
几个兄弟全是秀才,二弟还在在衙门当小吏。正因孙家家世良好,孙氏在秦家的底气也足,只为自己不是长媳才一直低调做人罢了。
她看望了小侄子后,娘家人留她用饭,在席间便听二弟媳说起了芳菲的事情——她八岁的女儿孙宜贞也好不容易转托了无数关系进了这官家闺学,今年才入的学。
当时她几个嫂子弟媳都羡慕得不得了。二弟媳说:“哎呀,你们家这位七小姐一定极为出众,不然怎么就那么招知府夫人喜欢呢?我听我家姑娘上学回来说,知府的千金龚小姐,和她表妹孟小姐,对你家七小姐好得不得了,日日拉她在身边坐着的。我跟宜贞说了,咱和七小姐也是亲戚,让她过去陪七小姐坐坐,她老是害羞……姑奶奶,我还想改天请你家七小姐来家里坐坐,和宜贞私下熟悉熟悉,在闺学里也有个照应……”
那边二弟媳还在絮絮叨叨说着,这边厢孙氏心中却掀起了滔天巨浪。
别人还在问她:“这么说来,姑奶奶你家芳英也到了该识字的年纪了,是不是……”
外人并不清楚芳菲被变相赶出秦家的事,以为芳菲进了闺学,便也有可能提携其他姐妹入学。
孙氏当然不会露出口风,按捺下心中惊诧,故意做出不在意的样子说:“芳英身子弱,家里老祖宗说让她养好了身子再去。”她没把话说死,以后不管芳英能不能借光进闺学,她都有个说法。
一回到秦家,孙氏马上就谋划开了。为求稳妥,她又特意让人去打探一番,确定芳菲真的进了闺学,她便想着要把芳菲接回秦家来。
孙氏的想法,秦老夫人并非不能理解。恰恰相反,她掌管了内宅几十年家务,和城里大大小小的财主商户人家都有来往,当然明白其中的好处。
芳菲这一辈人,除了已经隔房出嫁的大小姐芳蕊、二小姐芳菡,其他从三小姐芳苓以下的十几个女孩儿,都还没议亲。要是能傍上芳菲的关系,去闺学里读读书,那说亲的时候秦家女孩儿底气就足了。
从官家闺学里出来的女孩儿,当然在妇容妇德妇功这些方面比别人强——最起码世人都是这么认为的。谁不想娶个有教养的媳妇呢?退一步说,就算挤不进闺学,能跟着芳菲和官家千金们交往,也多了在外头露面的机会,很有可能被哪家的太太看上便叫人来说亲了。
再退一步,即使进不了闺学、结交不了官家小姐、也没被官太太看中……只要他日芳菲能进入这个交际圈子,认识一些官宦人家。就能帮着把这些姐妹给“推销”出去。
孙氏可是有女儿的人,自然想给女儿说门好亲事,自己也享享女婿的福。
这些,秦老夫人都明白……她只是放不下心结,生怕芳菲真是扫把星,把她找回来会克了自己和家人……
“让我再想想吧。”
秦老夫人疲倦的闭上了眼睛。孙氏不甘的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好容易忍住了,只在心中暗暗腹诽。
这个老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