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蛰伏 (第3/3页)
陆寒搂着妻子,眼中却没有多少睡意。
皇上这样做,真是耐人寻味啊。
别人或许不清楚,但是陆寒曾经在詹事府司经局当过一年洗马,饱览局中珍藏的典籍。其中,也包括前代史书与本朝部分旧史。
也因此,他对于前面几位皇帝是如何接待外国来使的章程,所知道的并不比正经的鸿胪寺官员们少。
像沙静思等人这样的情况,在过去虽然不多,并不是完全没有的。可是如此快速、正式地派出鸿胪寺少卿这等级的官员来接待,在海禁之后,却是鲜见。
鸿胪寺少卿与他同路而来,路上不经意中说到,皇上读到他的奏折后,立刻就召见了他们鸿胪寺的官员们,让他们马上办妥此事。
这么快?
这代表着,皇上很重视这批西洋人的存在。
皇上当然不可能是对他们的教义有什么兴趣。众所周知,皇上与前任几位皇帝所不同的,就是他既不信佛,也不尚道,这使得在前几代争宠的佛道两家十分尴尬。
尤其是道教的诸位“国师”,在先帝的时候很受重视,现在却被朱毓昇直接无视了。
这么一位帝皇,怎么会对“洋和尚”如此感兴趣?
所以,他们引起皇帝关注的原因肯定不在传教上。
那么……
陆寒又陷入了沉思中。
陆寒一向给人淡泊无争、恬淡清和之感,但他实际上却也并非就想这样一直无所作为。他才二十多岁……虽然他一向低调,可他也有自己的抱负、雄心与野望。
这一点,即使亲如芳菲,也并不能完全了解。
从留京为官以来,陆寒一直都只是本分做事,和光同尘,不与同僚相争,也不参与到朝中党争之中。
这与他当阳城府学之后大胆强势的作风十分不同……也可以说,是那桩“泄题舞弊案”给他带来的改变。从那时起,他知道一味的高调做事是不行的,只顾达成自己的目的,而不去管是否会树敌……也是不行的。
在吏部工作的这段时间,他兢兢业业,埋头办公,在众人以为他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寻常的小官僚时……
却不知,他只是在默默蛰伏,等待一个适合自己出头的机会。
而现在,这个机会也许已经来了……
陆寒侧头看着妻子沉睡的面容,轻轻伸出手去将她鬓边有些凌乱的发丝拨到脑后。
娘子,对不起,也许我会做出一些冒险的事情……但是,你会永远站在我身后支持我的,是吗?
他隐约猜到了,朱毓昇或许是想从这些西洋人口中,得知如今海外的情况。
皇上是想——
重开海禁吗?
这个设想让陆寒有些兴奋。
若真是如此,那,这不仅是自己的契机,也是大明的契机……
(呃,海禁的事情是关系着芳菲与陆寒事业再次发展的关键,不过蔷薇不会把太多的笔墨放在朝政上的,还是以女主戏为主啦。)。 第二百六十章:蛰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