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节 禅宗弃徒(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节 禅宗弃徒(下) (第2/3页)

界缘起”。后来天台宗移入到中原,华严宗则移到大漠,独留三论宗还在西域。

    此时就得讲讲大唐的政治环境,大唐至从李世民挂掉以后,李治陛下上台,以少森派与武当派为首的九大门派就紧跟李冶陛下的脚步,团结在李冶陛下的领导之下,也因此九大门派为了获取到更多的政府支援而明争暗斗。

    少林派的后台是天台宗,武当派的后台是道门,在大唐皇宫中道佛的争斗也非常的激烈,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国教。九大门派都有机会成为大唐国教,而禅宗与道门实际上在大唐一统后就出现了裂隙,现在更是为了成为大唐国教而斗的不亦热乎。

    在这种大环境下,九大门派的很多策略都是围绕着国教这个目的而去奋斗的。

    九大门派与禅宗,道门,慈航都有渊源,也因此九大门派就分成了两个阵营,一个支持道,一个支持佛,只是到底是谁是支道或是支佛,在表面上根本看不出来。

    这里面牵扯到整个大唐及周边属国等等地区,西域的三论宗也不例外,而戒无仁则是三论宗宗主逻嘉的关门弟子,但他同时也是一名间谍,他其实是一名突厥人,是己故突厥强者毕玄的再传弟子。所谓再传弟子也就是代师收徒,毕玄有一男一女的弟子,拓拔玉与淳于薇,而戒无仁就是拓拔玉代师授艺的。

    毕玄做为一代强者自然也曾经研究过破碎虚空,但他闭关到死也没有办法参透,最临死之前的一刻居然悟出一点东西来,他认为佛门舍利子即然能将寇徐二人变成一代宗师,那么要参透破碎虚空,就得拿一个舍利子来研究一下,于是将这个任务交托给自己的弟子,双脚一蹬,升天了。

    拓拔玉于是物色了拥有中原人与突厥人血统了戒无仁,拓拔玉的武功虽然不行,但看人很准,戒无仁的资质非常不错,七岁入了三论宗后就被逻嘉看中,收为关门弟子。十几年下来,倒也相当的得逻嘉喜爱。

    但做为无间道,戒无仁也是痛苦的,他的父母兄弟姐妹一直被拓拔玉控制在手中,因此他从小就开始探寻有关舍利子的消息,十几年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他终于在数个月前获知了消息。

    偷舍利子的过程就无需言述,总之这死光头把人家三论宗最重要的镇宗之宝给偷了出来,然后兴高采烈的返回草原,想将此件东西交给拓拔玉,然后一家团聚。但是等待他的却是全家死光光的消息。

    其实这不能怪拓拔玉,草原上天气多变化,某年一次大雪灾,戒无仁的全家就这样挂掉了。惊闻如此惨剧的戒无仁自然心性大变,他不信拓拔玉所说的话,连夜宰了拓拔玉的几名家人后逃窜进了中原。

    拓拔玉的势力太多强大,一心想要报仇的戒无仁决定学老前辈跋锋寒的作法,入中原寻找机会,挑拔大唐与突厥的关系,从而达成自己的心愿。

    拓拔玉自然不能让拿了舍利子的戒无仁溜掉,因此派出大批人马追杀,可惜戒无仁生性狡猾,居然让他逃进了大唐。不甘心的拓拔玉一面派人化妆进了中原,一面又以金钱买通中原的一些帮派追踪戒无仁。

    三论宗发现舍利子掉失自然是大为震怒,一查就知道是戒无仁偷得,一面发信给中原的同道,另一面自然也派出高手追踪。

    戒无仁在大唐人生地不熟,他想学跋锋寒却没有跋锋寒的运气,再加上丫不懂大唐话,自然就很难在大唐生存下去。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