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祈雨之功 (第2/3页)
的话。
大相国寺地势东高西低,寺东两里一座矮丘之上,有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榕树。此时树下站着两个道人。头一个鹤发高冠,一身深蓝的道袍一尘不染,看着远处大相国寺的场景,一言不发。落后他半步的,则是一个青年道士,远没有老道人沉稳,不时踮起脚尖,手搭凉棚朝前眺望。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什么名堂,终于忍耐不住,凑到老道人身边问道:“师傅,您看,慧有大师能祈得雨来吗?”
老道人头也不回斥道:“清远,你这性子得改改了!虽说佛道不同源,至少《六洞抱藏》你也是深习的。若这么容易能祈得雨来,还用如此劳师动众,等到了皇上下旨,慧有才出面吗?佛家一向自诩慈悲为怀,能结万千善缘之事,早都做了。”
那名唤清远的小道士也不以为意,吐了吐舌头觍颜奉承道:“师傅,倘若您出面,把握自然比慧有大师大。”
老道人似乎对弟子的马屁无动于衷,只淡淡的说道:“驱云布雨,乃干动天机的禁法。天下不是没有能人,但谁又有十足把握?虽然我们道家颇有几手术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只看慧有选在今天,便知他是有几分真本事。不过在我看来,虽然今日是最近最适合的一天,但是慧有想要祈雨成功,也只在五五之数。”
清远听得此言,不再追问,只默默细算今日的六壬黄道,又抬头四顾望气。果然发现有几分雨相,只是不大明显。
老道也不去管他,只静观其变。他浸淫五行神算六十载,也算其中翘楚。只昨夜一卦,却是乱象纷陈,天机混乱。这才动了心思来细看个究竟。
且说祭坛高台之上,慧有大师正独自端坐案前,双眉紧皱。他面前香案之上,两侧供着佛门七珍八宝,正中间摆着大相国寺镇寺之宝——龙象钵盂。钵盂内盛着天地净水。钵盂之后,还有香烛供果,烟火缭绕,慧有想起前几日接到圣旨的情景,不禁微微叹了一口气。他何尝不知道,这是拿一世英明做赌注,佛家不比道家,固然出世,却不是闲云野鹤。大相国寺历经数朝,历代高僧辈出。平日里善名卓著,表率一方。至于祈雨……慧有不禁苦笑,他自然知道,人力有限,天道无情。只能借势为之。这几日夜观星象,也只有今天,或有几分希望。
祈雨的仪式仍在继续,无论是端坐高台的慧有,抑或跪伏在地的万民,还是置身事外的老道,都在等待中疑惑。每个人都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像静止了一般。
杨得广是常年耕种的壮劳力,即便如此,要保持着虔诚的跪姿,他都已经觉得腰酸背痛起来。突然杨得广觉得耳朵上一凉,他内心禁不住狂喜,难道这是真的下雨了?老天并没有给大家迷茫的时间,转瞬之间,已经有噼噼啪啪的豆大雨点落了下来。
慧有含笑不语。
老道瞠目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