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九十六、传信示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九十六、传信示警 (第2/3页)

婆婆叹气道:“我又何尝舍得这住了大半辈子的襄阳城。不过在上头那些贵人眼里,我们不过是命如草芥的平头百姓,谁也料不到,将来会到哪一步郭全德郭大老板做襄阳首富这么多年,平日里也没少修桥铺路,扶危济困的。如今说倒就倒了,更别说我们这风势看着不对劲啊……”

    清瑜听了深深忧虑,因昨夜与襄王一番对谈,她对此事要知道得多些,事情并非如他们猜测那样因为一个“钱”字,而是郭全德涉嫌里通外国,谋刺藩王。只是依着官府的风格,此事定然不会大肆宣扬,底下的老百姓没有得到公开信息,自然开始妄加揣测,把形势看得险恶起来。如果再被有心人一挑拨,情势就越发不可控制。这人心一旦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若商人百姓都弃城而去,那么剩下这座空城,有什么意义呢?想到此处,清瑜不禁打了个冷战。上兵伐谋,若是能不动一兵一卒,仅仅凭借恐惧,谣言就瓦解了襄阳这座大城,那这背后的算计,确实太高明了

    马婆婆因为还要回家收拾东西,也就没有久坐。杨娘子包了一支素花银簪子给她表示心意,并约好明儿一早去送行。杨得广亲自把人送到门外才转身关了门。

    四人心头都有些沉重,杨得广不放心姿生堂那边,带着邓厚去了,叮嘱清瑜留下来陪陪杨娘子,有事也好有个支应的。杨娘子昨天到今天经历这么多事,也没个缓冲,精神有些不济,迷迷糊糊的侧身躺下了。清瑜坐在桌前,越想越不安心,索性取了纸笔,写了一封信。好在她跟着杨娘子身边,看杨娘子学写字的时候,认了不少繁体。一封信虽然写得没什么文墨,意思还是通的。等中午素芳来送饭的时候,杨娘子才醒来。她知道清瑜在家里陪着她也无聊,况且清瑜那小脑袋瓜,在铺子还能出出主意,便执意要素芳带着清瑜回去。清瑜不放心,杨娘子便打发素芳将隔壁的邻居大妈请来陪着。清瑜见了也不再坚持,想着写给周景渊的这封信颇为重要,得找个机会尽快送过去,便跟着素芳回姿生堂了。

    或许是昨夜的动静闹得太大,今日的生意就有些冷清。清瑜这才方便支使了徐动,将信送到王府给魏管事,请他转交。还叮嘱了徐动,一定要当面交给魏管事,请他尽快呈给襄王殿下。

    襄王周景渊昨夜也睡得不好。那小将蒋应隆昨日带来的并不是什么好消息。耿千山带着护军搜查南城的时候,在一处与郭全德来往密切的茶叶商人别院,搜出一条密道。那密道竟然直通襄阳城护城河外。

    一夜搜查,也没有郭全德的踪迹,恐怕这厮已经借着这条密道逃之夭夭了。

    “襄阳号称南方最坚固的城池,如今竟然有人能挖地道联通城外,胡衡这个襄阳知府是怎么当的?如果有大军兵临城下,从这地道潜入城里,来个里应外合,那襄阳城城破简直不费吹灰之力”王府书房里,周景渊忍不住发泄着自己的愤怒,声音颇有些严厉。

    王府长吏向怀谨与护军大将军耿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