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七、三进王府 (第2/3页)
要把广慈那套说法太放在心上,我们尽力而为,合计着想想法子,真要想不出办法,也不是我们故意推脱。”
杨得广叹息道:“我知道。先是马婆婆一家要回乡,如今又是广慈大师无奈,再看看我们如今铺子里的生意,一天下来没几个客人登门,你说襄阳真的就这么危险了?我们怎么办才好呢……”
清瑜也想知道。虽然她可能过不了多久就有办法回到陈国,但是在襄阳,上有襄王周景渊那样的好友,下有杨家夫妻这样的恩人,加上她费了不少心思筹谋的姿生堂。若清瑜就这么走了,不去想这些人与事,她总觉得心里有个坎儿。这会只得与杨得广坐下来,静下心,商量着怎么帮玉泉庵成就这次法会与义卖,讨论来讨论去,终究是没有尽善尽美的法子。
姿生堂门外,羽墨又来了。他下了马车,望着姿生堂门口愈发翠绿的大树,不禁摇头笑笑,怎么自己日日都来这里报道?
乔兰她们都听杨得广说了羽墨与魏管事的来历,心里多少有些诚惶诚恐的。见羽墨登门,乔兰笑脸相迎,那语气神色少了从前的亲切随和,不经意掺杂了些谄媚。羽墨心有所感,这才理解为什么当初襄王不愿意透漏自己的身份让袁家兄妹知道。
杨得广闻讯赶出来躬身迎接,羽墨不愿这么大阵仗,低声道:“杨管事快别客气,还是跟从前一样亲热些。今日我是奉了公子之命而来。我们公子说,多亏得小袁姑娘的提醒,有些事情想接小袁姑娘入府一叙。说不定还有事情要拜托姿生堂帮忙呢”
杨得广客气道:“不敢不敢。王爷有命只管吩咐,说什么拜托,就是折煞小店了。小袁梦在里头,你这就去叫。羽墨小哥前头稍等。”
清瑜听杨得广进屋一说,便知是那封信引得了周景渊的警觉。只不知他邀请自己过去商量什么事?凭良心说,如今的襄阳情势到底如何,清瑜也不大清楚。她也不过是把所见所闻与所知所感联系起来,才有了那份担忧。
杨得广有些忧虑问道:“要不要我陪你一块去?羽墨小哥那口气,似乎还有什么事情要我们姿生堂出力。我就纳闷,要钱,咱们几斤几两王爷清楚得很。要势,王府拔根汗毛也比我们粗。还有什么事情用得上我们?”
清瑜脑袋飞快转着,心里已经有了几分计较,安慰杨得广道:“杨大哥还是留在铺子里,我一个人去就行了。襄王不是不通情理的人,不论什么事情需要我们姿生堂出面的,应当是我们能力之内的。我说一句话,杨大哥可别忘记了,咱们铺子里两成股份可是襄王的,满襄阳城里,动谁也动不到咱们头上。杨大哥打起精神,好好布置起三月三的事情。有什么等我回来再说”
杨得广闻言一愣:确实是这么一回事,外头传得再凶官府要对商人如何如何,总不会动自己名下的。
再次坐上王府的马车,清瑜无心与羽墨闲谈,假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