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百一十一、拨云见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一百一十一、拨云见日 (第1/3页)

        无弹窗,万名书迷同时在线

    周景渊听了眉头一动,默然不语。

    胡衡则是百感交集,梁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这场战事的责任看样子就是要着落在自己的身上了。给他一个机会上奏条陈,也是看他是不是知进退懂分寸。胡衡满嘴苦涩,面朝东北汴京方向跪下哑声道:“臣遵旨”

    一众官员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各自心中揣测。和煦的春风扑面而来,吹得胡衡的乌纱帽战战巍巍,看得众人一阵唏嘘。

    门前这小插曲并没有生出什么波澜。穆显进了王府后,借口旅途劳顿,推了大小官员为他设的接风宴,与襄王周景渊以及欧阳、向、耿几位进了书房议事。

    众人坐定,穆显也不顾寒暄,沉声道:“我的来意,诸位都已经知晓。梁陈之战起因蹊跷,虽然只是祸及襄阳一地,但是从长远看,于我大梁极为不利。尤其是东齐似乎嗅到了什么风头,燕赵附近的军队频频集结,隐约有西进的动向。若是真的,那就是要趁火打劫了。皇上对此也十分忧虑。襄阳作为我们大梁的后方,历来是财赋、人口、粮食等方方面面的出产大郡。此时被拖了后腿,说得严重些,那是干系国运的大事”

    众人见穆显说的如此严肃,都不好开口。在座的只有王师欧阳甫年龄与穆显仿佛,他接口道:“穆大人所言极是。要不是看到了这件事的危险,殿下也不会上书请求调停了。”

    穆显看着周景渊,面露苦色,叹道:“陛下的脾气,诸位都心知肚明。虽然原则上调停可以,但是若是我们过于低姿态,辱了国体,到时候雷霆震怒,我们可是吃不消的。”

    襄王知道自己的父皇最好面子,即使是梁国想要调停在先,也断不能半点露怯,如今把南宋文昌伯与苗疆二头人请来容易,托付这两位怎么去跟陈国说,却是个难题。

    向怀谨道:“可恨的是,我们分明觉察出了这事是有人背后搞鬼,却没有确实查出那幕后黑手。郭全德一死,线索全无。若是能揪出那狼子野心的背后势力,陈国国君又不是傻子,还能看不出我们双方是被人算计了吗?到时候化干戈为玉帛,不就是水到渠成?”

    穆显疑惑看向外孙,周景渊连忙拣要紧的,将郭全德一事的来龙去脉说了。

    穆显认真听了,沉思半晌,开口问道:“向大人,从那郭府抄出来的账册文书,整理得怎么样了?可有蛛丝马迹?”

    向怀谨恭声答道:“因那些账册不全,文书更是杂七杂八,我门下师爷幕僚日日检视,如今只得了个大概。”

    穆显眉头一挑,问道:“那就是有所得了?你且说说看。”

    向怀谨道:“郭全德纵横商界数十载,生意触角遍布天下。与他打交道的商人各国都有。不过若论得利最大,令他富甲一方的只有几项。一是南方的茶叶丝绸,再就是北方的马匹皮草。”

    穆显眯着眼睛问道:“哪家得益最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