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一、别无所图 (第1/3页)
一百二十一、别无所图
第二日,当襄王府的公告贴满大街小巷时,立刻引来襄阳的百姓一阵唏嘘。谁曾想到,这样一位金枝玉叶竟然一直藏身在这襄阳市井之中,他们中许多人还曾经打过照面。
若是别的人物,恐怕大家因为梁陈战事心里还有些龃龉,但如此一个年幼的女孩,百姓们议论的时候,同情的情绪便多过于其他。况且如今梁陈两国有意借此修好平息战事,这对百姓们来说,可是期盼已久的好事。故而对这样一个凭空出现的敌国皇女,众人不仅没有仇视,心底还有些庆幸。
玉泉庵广慈大师亲自将何妈妈送到驿馆,可能是因为出家人的缘故,她拜见清瑜的时候倒不似杨氏夫妻一开始那般拘谨。
清瑜感激道:“因我之前身份不便,虽然知道何妈妈处境,也无力助她。幸好她能得玉泉庵各位师太的庇佑,我这里感谢不尽”
说到这其中的缘分,广慈也感慨道:“常有世人因人间的天灾人祸怨及天道无心,我看则不然。冥冥中,上天将小姐送到襄阳,前有助我玉泉庵法会救助难民,后又能促成两国和好。小姐正是襄阳的贵人,我玉泉庵有幸参与其事,是我们的缘法。能碰巧为小姐照顾这位妈妈,也算我们无心中稍尽微劳,小姐切莫言重了。”
何妈妈在玉泉庵里存身,结束了乞讨流离的生活,虽然还是有些神智不清,但整个人气色好了许多。这回看到清瑜,她犹犹豫豫想认又不敢认,清瑜从前虽然不算喜欢这位古板的妈妈,但是见她遭了这么大的罪,心里也是痛惜得很,温和对她道:“何妈妈,你还认得出我吗?我是府里的大小姐,夫人常叫你照顾我的。”
何妈妈点点头,回头看了广慈一眼,有些害怕道:“我本来认得的,可是师傅们说我认不得……我也不知道……”
清瑜知道,这受了刺激得的后遗症,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好的,何况何妈妈这样的年纪?不过将来回到成都,见到熟悉的人,生活安定下来,总会有所改善的。故而清瑜急也无法,只好生安慰了几句,便命使女带她下去歇着了。
广慈与清瑜说着那法会筹集的善款,如今陆续开始使用,最早购买的一批大米,已经熬了稠粥分予难民。往后还有简易的房子,荒地,种子,农具会由向大人一一派发给他们。清瑜听了,心里也很高兴。人生在世,总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或许这种慈善,她连善名都博不到,但是那种心底的满足感,却是旁人没法理解的。
广慈郑重道:“这件事,除了小姐的主意好,咱们襄王爷爱民如子也是重要一环,有了他的大力支持,才有今天的好局面。师傅虽是方外人,却一向善于观人,她曾对我道,襄王爷的面相极贵,将来九五有望。若真是如此,那就是我们梁国的幸事了。”
清瑜不知广慈怎么敢说出这种话,毕竟,如今她的身份,已经是他国的皇女。这种妄加揣测,干系国本的言论,实在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