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三、姑嫂家常 (第2/3页)
都来这么多年,除了玄应三岁那年我们夫妻带他回永川见过我爹,便一直没有回去过。骤然听闻此事,我哪有不哭的?你大哥怜我心忧,就跟公公婆婆提了此事。公公婆婆便允了我们带着玄应回永川一趟。也不知是因天气渐暖,还是见了我们玄应高兴,我爹的病就一天一天见好。他老人家苦留,你大哥想着去一趟不容易,日后恐怕……故而迁就老人家,多住了些日子。”
司徒长宁知道,她这个大嫂出身永川世家,非常贤良淑德,是父母千挑万选的媳妇。嫁进司徒家这么多年,这位司徒夫人将府里打理得紧紧有条,伺候老人,相夫教子,样样都能让人夸大拇指;还要敲打那几个不懂事的庶弟、弟媳,管教家下人,想来也是不容易的。子欲养而亲不待,祁老先生一把年纪,恐怕再想见到女儿外孙是很难了。故而他们一家才多待了这些时候。
司徒长宁便安慰道:“老人家捱过这一难,必有后福的,大嫂不必过于担心了。对了,怎么没带玄应过来?让他们表兄妹也朝个面。”
司徒夫人摇头道:“怕玄应太调皮了,往后总有机会见的,不急在这一时……”
长宁笑道:“大嫂过谦了。上次我见他的时候,觉得很乖巧聪明,在他祖母面前背诗写字,头头是道呢。”
司徒夫人苦笑道:“王妃是只见过一面,哪里知道那孩子是属猴儿精的聪明是聪明,就是爱做耍。十分心思里只有半分落在了读书上头,自己的歪理一堆。他祖父父亲没少说他,他表面上都微微应诺,实际上哪里肯听?偏老夫人最疼他,难免宠爱过头。就是我,只有他这一块肉,也狠不下心严管。”
长宁讶道:“大嫂不说我还真想不到,父亲与大哥那样端方的性子,我还以为咱们玄应也是个小书生呢。不过大嫂也别忧闷,孩子还小,等他大了开了眼界,分了好歹,自然就会上进的。”
司徒夫人叹了口气,目光转向清瑜,忍不住将她半搂在怀,对长宁道:“咱们还珠郡主真是漂亮,像个瓷娃娃似的。从前听人说,她们这一辈里属巴王府应陵郡主最出挑最得宠,我上次在杨学士府喝寿酒的时候,见过一遭。那应陵郡主标致是标致,就是些微有些娇纵。”
长宁淡淡道:“清瑶吗?我在宫中也见过两次,怪让人怜爱的。女孩子养得娇贵些也不为过。宫里娘娘们都挺疼爱她的。”
清瑜不过刚回到成都半日,就听姚贵妃、母亲、舅母几次提到这位堂姐,可见这位应陵郡主应该是陈国皇族里的风云人物了。想想看,母亲曾说过,陈国皇子年纪都不大,年龄稍大点的孙辈就那么几个,其余都还是嗷嗷待哺的婴童。不然也轮不到一个郡主出来抢男孩们的风头了。
司徒夫人有些要紧话,便目光示意王妃让侍女们下去。长宁猜测是母亲让嫂子传话,忙让一干人等都退下。屋里便只剩下司徒夫人与长宁母女。
清瑜在一旁听得仔细,表面上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