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二、初见表哥 (第2/3页)
,因她年纪小,做不得主,特来求皇叔、婶婶成全。”
陈洪恺岂料有这么打蛇随棍上的,他瞥了妻子一眼,长宁无奈笑了笑。陈洪恺便只好道:“那敢情好,到时候请你婶婶给你们准备准备,你妹妹不懂这些,你帮着周全周全吧。”
陈清瑶目的达到,心中暗喜,忙应了。
直到天色渐晚,巴王这才带着女儿尽兴而归。长宁这才对陈洪恺道:“清瑶这孩子心思太多,不过是借着我们瑜儿的名号,其实就是喜欢这里景致罢了。瑜儿都没启蒙,哪里会作诗填词?”
陈洪恺道:“反正还有些日子,夫人也是知书达理的,抽空教教瑜儿吧。作诗填词不行,拿《声韵启蒙》抱一抱佛脚,好歹能联上几句。瑜儿年纪小,人家也不会笑话她。”
清瑜听了实在无奈,心底不知翻了多少白眼,这个堂姐真会来事儿,她倒是欢喜了,害得自己要去学诗词。
当头晚上,司徒长宁便叫人送来一本《声韵启蒙》,嘱咐木樨先教清瑜读读。清瑜翻了翻,想着从此天天要跟着木樨念那些“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清瑜就有些头疼。这东西顺口倒是顺口,可是这歌谣似的东西,真不是清瑜这个拥有成年灵魂的郡主喜欢和关注的,文字游戏,人文情怀,清瑜压根就没那根筋啊。
第二天便是嘉王妃娘家司徒府一家人登门拜访的日子,清瑜一早便被木樨叫起来梳妆打扮,因是头次见外祖父外祖母,清瑜也有些紧张,听父王母亲不止一次说过,这位外祖父司徒礼满腹经纶,最是严肃。清瑜便心里默默认为他老人家必定是个老学究,恐怕非常刻板守礼。自己的一举一动可要注意些。木樨因是司徒府里跟着王妃嫁过来的,对府里人事自然熟知,少不得帮着提点了清瑜几句。早早的便带着清瑜到了正院,与嘉王夫妻一道等候外祖一家上门。
辰末三刻,门上报来,司徒府的车马已经到了。因名义上嘉王一家是君上,司徒府一家是臣。故而虽然身为后辈,为礼法所限,嘉王夫妻连同清瑜也不能到大门去迎接,只能在正院门口迎候,以示孝道。
陆管家带着司徒老爷、老夫人以及嘉王妻兄司徒博言,司徒少夫人一行人来到正院门口。后头还有一位七八岁大的男孩子,清瑜估摸着就是舅舅司徒博言独子,自己的表哥司徒玄应了。
当见到白发苍苍的外祖父外祖母,还要朝着父母与自己下跪行礼的时候,清瑜内心还是非常别扭的。封建礼法泯灭亲情,纲常压倒人伦,实在是有些变态。
嘉王夫妻上前将司徒老两口搀扶起来,陈洪恺有些激动道:“岳丈岳母,多谢两位老人家体谅我们夫妻不易。我们晚辈还要劳动你们亲自登门,实在有亏孝道。”
嘉王妃司徒长宁虽然平素端庄得体,但是见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