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百四十四、个性玄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一百四十四、个性玄应 (第2/3页)

姑姑将表妹的经历说给我娘,我娘回家转述给祖母听,当时我就在一旁。她们都只说你运道好,遇到好心人,我却不这么想。只看表妹流落襄阳这段时日的经历,分明是极有打算的。易地而处,换做是我这个男孩子,恐怕都慌得不知如何是好了。表妹还比我年幼,在我看来,分明是极具慧根大有眼光的妙人”

    清瑜忙摇头道:“表哥夸错了。我是侥幸而已。”

    司徒玄应道:“我虽然年纪不大,不过也见过不少同龄人,一见到表妹,就觉得甚合眼缘。想必表妹即便跟我不一样,也能懂我。不像那些王孙公子,有的年纪小小就装得学究的样子,有的只贪图享乐。我只是不爱经史子集,那些杂谈野史还是十分喜欢的。比起那些把人教得一板一眼,似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所谓经典,要有趣的多。”

    清瑜听了越发心惊,原来这位表哥不仅抄了宝玉的台词,连个性都十分相似。凭良心说,这样的人确实值得欣赏,尤其是封建儒家思想禁锢的时代,尤其显得难得。只是生在司徒府这样的清流人家,历代诗书传家,司徒玄应又是长子嫡孙,生来便背负着家族责任,他如今年纪还小倒也罢了,稍微大些,恐怕外祖父舅舅便不会如此放任他。到时候逼着他做那有违天性的事情,不知会怎样呢。娘亲舅大,舅家的兴衰与自己息息相关,总不能看着表哥落得个宝玉似的结局。所以,虽然清瑜也痛恨封建,但是时势逼人,她恐怕也不得不做个封建的帮凶,要想办法规劝规劝这位表哥才好。总不能真像黛玉表妹那样,任着表哥随性。只是凡事讲求方法,若像袭人薛宝钗那样明显,恐怕表哥不喜。好在来日方长,慢慢润物细无声的点拨点拨他还来得及。

    想到这里,清瑜便先投其所好,问起司徒玄应那些杂说异书。司徒玄应如同得了知音,滔滔不绝的跟清瑜探讨起来。

    王妃长宁派了丫鬟雪莲来看看这表兄妹相处如何,木樨指着亭中话语投机的两人,微笑不语。雪莲会意,忙回去禀告了。长宁与嫂子祁氏听说他们表兄妹投缘,心中也欢喜。

    等一大家子人分作内院外院各吃了午饭,司徒府一家人略坐了会,便告辞归去了。

    嘉王陈洪恺显然心情不大好,他在姚贵妃与司徒礼二者面前两头碰壁,心中不知是失望还是窝着一股气,与长宁娘儿俩没说几句,便自个一个人关到书房去了。

    长宁知道有些事需要丈夫自己想通,只得关切那边伺候的人好生招呼着,自己带了清瑜去颐珑轩。

    清瑜本想抽空再去见见邓厚,但是母亲特意来教她《声韵启蒙》认字对对子,她也不能拒绝,只得一字一句,听母亲跟她扫盲。这些东西听来简单,但是即便清瑜前世大专毕业了,那点文言知识还真不如读通了这本启蒙读物的小孩子。她只得打起精神,认真从头学起。

    王妃长宁倒也不拔苗助长,只讲了两个韵便停了。因府里还有事,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