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百九十五、又遇难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一百九十五、又遇难题 (第2/3页)

生在京城,首善之都,便是为了陈国脸面,也应该做的。不过,如今前线在打仗,巴王叔的意思,事关重大,必须以战备为先,不同意拨付这笔钱。嘉王叔为了此事,已经在衙门跟老尚书及同僚熬了两夜了。”

    怪道这两天父亲没有来看她,原来是被这件事绊住了。清瑜知道,巴王这个理由是站得住脚的,只是苦了他父亲,刚接手就遇到这样的事情。他再是勤勉,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便征劳役不用银钱,木材石料,工匠伙食,哪样不是耗费巨大?

    清瑜忙问宝陵道:“姐姐是听太子殿下说的?太子殿下的意思是?”

    宝陵苦笑道:“父亲也束手无策。一般惯例,朝廷急需银钱,要么是加税,要么是摊派。只是咱们陈国虽说休养安息这些年,比从前富庶,到底还是小国。前头为了出征筹集粮草,已经加了一回税,再要加税,恐怕民怨沸腾。摊派则更是下下之策,历史上许多亡国先例,便是因为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百姓揭竿造反,才发生的。况且皇爷爷刚过了万寿节,刚说要爱护百姓,这会立马行那杀鸡取暖的事情,怎么说得过去?”

    清瑜叹气道:“这火来得真不是时候。如今本是雨季,按理不该发生这样的事。”

    宝陵听了心中一动,颤声道:“瑜儿妹妹的意思是……有人蓄谋?”

    清瑜本是无心之语,听宝陵这么说,也回过神来。仔细想了想,越发觉得可疑,便皱着眉头对宝陵道:“这种事没有切实的证据,谁敢乱说?我只是奇怪罢了。不过宝陵姐姐说得也不是没有可能,要是一家走水,倒说不准是意外,偏偏同时是几家,还横跨江安河两岸,这不是太蹊跷了吗?咱们是不是跟太子殿下说说这事?”

    宝陵沉吟了片刻,微微点头道:“本来政事是不应该我们女孩儿家去插嘴的。不过咱们出身皇家,国事即家事。我会提醒父亲的。”

    清瑜也替父亲担心,这重建要做没有钱,不做又会寒了百姓的心。想来想去,只有替父亲想个筹资的办法才能解燃眉之急。找谁去要钱呢?清瑜忽然想起陈帝万寿节的时候,群臣送的贺礼来,那些东西都是价值千金,可见这些人必定家财丰厚。斟酌了片刻,清瑜便问宝陵道:“前时皇爷爷万寿节,群臣献礼,好不热闹。按理说,满朝文武贵戚,王侯将相,都是家资巨万的。宝陵姐姐,若是想个什么办法,能从这些人手里,摊派些,或者这重建麻雀里的银钱就够了。”

    宝陵忙道:“万万不可。这些高官显禄确实都是家资丰厚的,但是给皇爷爷献礼,那是一种体面,也是一种礼数。人人自然愿意。可是若要他们出钱去给穷人修屋子,恐怕就没人愿意了。此事连我父亲也不敢提,一旦说出来,就是跟整个朝堂为敌,没人念你的好,个个都会怪罪你的。”

    清瑜也知道自己太过理想化,既得利益阶级不去祸害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