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清瑜献计 (第2/3页)
其他什么特异的事情发生,况且自己是亲眼见女儿长大的,实在不想怀疑自己的女儿。陈洪恺才点点头道:“佛法灵异,或者真有这样的效用也不一定。只是你年纪还小,平日说话做事有一份稳重还罢了。这会拿出这份东西,实在有些惊世骇俗了。你给父王看不要紧,只是记得千万莫要落在别人眼中,徒自惹出事端来。”
清瑜见父亲也信了,这才放下心来,又问道:“父王觉得这法子不知道行不行得通,能不能试试呢?”
陈洪恺又回头翻看了看,沉吟道:“按理说,既然国库没有这笔款项,你能想到自民间筹集,是不错的。不过无商不奸,试问谁能为了一张图纸就掏出真金白银来?毕竟这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空中楼阁,想要施行,难度很大。”
清瑜疑惑问道:“难度咱们陈国朝廷的信用都不能让那些商人相信吗?”
陈洪恺苦笑道:“如今这样的时势,各国都厉兵秣马,扩充军备。这钱从哪里来?农税是根本,不敢轻动。各国自然是在商人身上下手了。要知道,商人不事生产,凭借低买高进赚取无良之财,自古就是被人瞧不起的。但是各国又需要税金,所以对待商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好心。商人对待朝廷,也就小心翼翼,敬而远之。”
清瑜叹了一口气,这样重农轻商的落后思想主导着各国的朝廷政策,每当需要钱的时候就加商税,长此以往,自然打击了商人的积极性,也让朝廷与商人离心。自己想要通过朝廷信用来吸引商人投资,恐怕就没希望了。
清瑜想了想,换个角度问道:“若不能依靠朝廷的信用吸引商人,那依靠利益呢?毕竟商人都是逐利的。”
陈洪恺思忖这个想法倒是不错,忙问女儿道:“我们就是看中了商人手中的钱财,还能有什么利益吸引他们?”
清瑜笑道:“商人虽然都是逐利的,但是也不缺乏有远见的。以小博大本就是做生意的不二法则。若是他们看出来今日的投资能换成往后的大收益,说不定就心动了。”
陈洪恺将清瑜画的图抽出来仔细看了看,点头道:“若是麻雀里真的如瑜儿所设想,能建成这个样子,自然是有利可图的。只是一来,素日并没有这样的先例,恐怕这般纸上谈兵难以让人尽信。二来,南城终究比不上东市西坊的繁华,麻雀里地利虽好,想要脱颖而出也不是一时半会能达成的。”
清瑜知道父亲的意思,这构思毕竟是没有经过验证的,看上去很美,却很难让当权者下定决心。只是清瑜知道,若是安排得好,这样的商业行为是大有可为的,毕竟后世火爆的楼市早就说明了这点。而成都这样一个城市,论先进性肯定没法跟后世的大城市相比,但是商业氛围却早已经成形了,缺的是有人点一把火,推动这个方案施行而已。
清瑜慢慢引导父亲道:“父王担心的这些,别人一定也在考量。不过,我们最大的倚仗,便是有朝廷的支持。如果我们能说动皇爷爷政出法随,那么事情就好办得多。比如朝廷宣布未来开发南城,必要时择东市西坊部分商家迁入;又比如,朝廷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