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六、当断则断 (第3/3页)
。且纷纷扬扬越下越大,涪陵行程为雨势所阻挡,等了五天也没有动身。虽然多了时间跟清瑜相处,到底涪陵心中有事,也耐不得这般空等下去。
这日涪陵算算日子,恐怕再等就快到腊月了,她只得跟无相说了,明日无论天气如何,都要动身回京。无相便打发武僧给山下的皇陵护军送信,让他们准备好车马人手,送涪陵郡主回京。
谁知那派去的武僧回来禀告说,从皇陵护军那里得来消息,因为连日里雨水浸泡得深了,如今山道湿滑,泥泞不堪,车马已经过不去了。况且外头传来的消息,延州官道因为年久失修,有十几处都滑坡断路,丁公公征发了民夫正在修缮,只怕不是三五日的事情。
这下无相也没有办法,只得遣人告诉涪陵清瑜。涪陵闻言当然心急,只是她一介深闺贵女,根本就没有什么出行的经验。这次来延州送殡,算是涪陵一辈子走的最远的一次。面对这样的情况,她也束手无策。清瑜只得规劝道:“下雨天留客,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知道姐姐焦急,不过万事不能逞强,这样的情形,冒雨上路实在太危险了。姐姐再等上几日,只要官道修了个大概,大不了路上日夜兼程,姐姐定能在年前赶回去的。”
就这样,一直等到了腊八节之后,雨势这才逐渐小了。只是连日来的急雨不仅摧毁了年久失修的道路,许多农田水利跟着遭殃。那些建在地势低洼的民房也都被涨水淹没,各地内涝严重。粗略算起来,也有十之三四的人口遭灾。
延州几十年也没遇到过这样的冬汛,丁得禄忙得脚不沾地,窦铭也将手下不少兵士派了出去帮忙救灾。感应寺上下也在无相的主持下预备医药,为山民防疫治病。
涪陵归心似箭,已经等不下去,如今满打满算,她回到京城也只有几日富余。虽然延州上下都为救灾而忙活,涪陵也不得不开口让他们帮自己准备归程。
丁得禄虽然忙得焦头烂额,到底也不敢怠慢了涪陵,只得寻了一架坚固的马车,派上几个熟知地形的山民做向导,又找窦铭要了一队精锐士兵,护送涪陵回京城去。
涪陵听说明日便可启程,这才稍微放下了心。她约了清瑜一道去无相那里辞行,清瑜欣然答应。
涪陵在感应寺停留的时日不算短,这些日子以来,与清瑜的感情一日好过一日。虽然她也急着回京城,不过临别之时,还是对清瑜有些不舍。毕竟,能找到一个分享秘密,又能心底无私的帮着自己打算的人,在皇家子女中来说,实在是太少了。
清瑜看出涪陵的不舍,只得安慰道:“又不是再也没有相见之日,姐姐无须如此。只是妹妹不能在父母面前尽孝,眼看年节已到,还请姐姐帮我去看看父母……”
两人说这话时,刚到了灵台院门口。就见到一个武僧拿着一张烫金名帖,正交到无相手里。
无相翻开一看,脸色有几分凝重,忙吩咐那武僧道:“速速将这份名帖送到方丈那里去,我出去看看”
清瑜一时纳闷,递名帖的,又有什么人来感应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