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九、指点江山 (第2/3页)
时的情谊,可是对着周景渊,她却是变得嘴拙起来。
周景渊这些年来历练颇深,出入朝堂也能侃侃而谈,今日也一改往日洒脱,变得有些拘束。
羽墨见到这情形,忙招呼那些伺候的女兵出去。他对着周景渊、清瑜低头施礼道:“殿下与郡主多年不见,想必有好些话要说。我们不便打扰,就在外头听候吩咐。”
周景渊这些年已经习惯了羽墨变得谨慎小心,哪知今天这小子忽然换作了当年气性,自作主张起来。周景渊想要教训几句,抬头看到清瑜,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叶子·悠~悠.YZuU.)
空空荡荡的中军帐内便只剩下梁国襄王与陈国前郡主二人大眼瞪小眼了。
“你……”
“你……”
二人几乎同时开口想问,又都一齐停住。
清瑜摇头微笑道:“九公子您先说。”
周景渊顿了顿,劈头就问道:“这些年前后我送了不下百八十封信给你,你怎么一个字也不回给我?”
清瑜一愣,忙问道:“我并没有收到你只言片语。九公子把信送到哪里了?”
周景渊眉头一皱,自言自语道:“难道是魏保安回襄阳后,他留下的人有问题?次次都说送到了嘉王府上。”
清瑜心头一转,便猜到几分,忙道:“不是他们的错。我这些年都幽居感应寺里,我父王出镇陇南,母妃又……病逝。嘉王府里做主的是父王的侧妃。这些年我收到的家书都藏头露尾,不尽不实,何况你转托的书信呢。”
周景渊也是王室中人,这深宅大院的家事清瑜只点了一点,他便明白。此事揭过之后,少年郎心头一块大石落地,神色也变得灵动了许多。看着清瑜虽然淡定却有些忧虑的脸,周景渊不禁又想起当年在襄阳的那个坚强独立的女孩来。他正准备关心清瑜为何逃难。清瑜便先开口问起周景渊此行的目的来。
周景渊知道清瑜不是一般女儿家,自然回答道:“如今你们陈国的形势你也清楚。虽是主要因为甘王图谋不轨自毁长城,说到底我们梁国也有些责任。若不是我们大军调动空了西北边界,蒙古人又怎么敢冒这个险?不过父皇筹谋伐齐不是一天两天,难得有这样大好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错已铸成,好在梁陈联盟仍在,我们自然不能坐视陈国陷入国破家亡的地步,所以父皇命我调集一部分驻守边军前来支援。只是……边军兵力有限,又要防御边关,抽调的数目自然不够。我带领这三千余精锐先行入境。余下还有四五千人马正在调集。”
清瑜沉声问道:“依九公子看,这次赢面能有多大?”
周景渊眉头一扬,充满自信的道:“至少七成当日我听说陈国皇帝死守成都,派出太子驻守巴州。便不禁拍手叫绝。想那蒙古人劳师袭远,兵力又并非压倒性优势,若不能将陈国朝廷一举覆灭,便只能陷入拉锯战。他们蒙古人即便是抢,也很难维持长时间在陈国境内打仗。加上陈民悍不畏死,我们梁国支援。我料不久之后,战事便要转折。”
清瑜听了终于微微放下心来,虽然周景渊还年轻,也不是战场宿将,清瑜却不知怎么的极其相信他的眼光。
周景渊有些意气风发的道:“父皇也是看准了这个形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