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一十二、巴州内外 (第2/3页)
巴州因是陈国属地第二大城,规模仅次于京城成都,所以一直算是富庶之地。这境内官道也修葺得平整宽阔,众人赶路便比在合阳境内时快了许多。只是一路上没少见到路边三三两两聚集了不少平民,好的还肩扛手提带了不少家私,凄惨的两手空空衣衫褴褛,让人见了好不难受。
清瑜知道这些人都是蒙古侵犯的那些州郡逃出来的难民,自达州至成都周边,七八个州郡,算下来只怕远不止这些人。不用说,惨死在蒙古铁蹄之下的怕还有数万无辜。想到这里,清瑜是越发忿恨那个吃里扒外的卖国甘王来。
越接近巴州城,难民聚集得越多,周景渊看到这场景,不由得想起当年襄阳的情形来。同样是因为战事,许多百姓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在冬日里苦捱。不同的是,当日襄阳只是局部战争,与陈国眼下覆国之祸比起来,还算不得什么。
一路上陈军排查也越发严厉起来,许多想要冒混进巴州城的平民都被拦在城外。若不是有伍将军领路,周景渊这一行怕是要多费不少手脚。
直到进了巴州城门,伍将军将周景渊、清瑜交由巴州守城兵马司,这才辞去。守城兵马司早派人到行宫通禀。那巡城副将引着周景渊人马直往驿馆而去。清瑜掀开车帘透气,这才发觉巴州城内城外是两重天。巴州城外是难民聚集,生活困苦。而巴州城内却是一片安然。街上往来的行人虽然脸色有些郑重,倒也不至于慌张。一应酒肆客栈商铺都照常营业,市面不见萧条。若不是清瑜刚刚亲眼目睹城外惨状,还道是太平盛世呢。
周景渊清瑜一行人入了驿馆不过多久,便有咸平郡王亲自来迎接他们入宫。这咸平郡王也是陈帝侄子,或者是想要给故去的兄长一脉留住骨血,陈帝便点了他来辅佐太子。
清瑜多年前曾在皇家家宴上与这位堂叔有过一面之缘,见面连忙见礼。咸平郡王一把将清瑜扶起,怜惜着道:“乖侄女儿,没想到你遭遇这样的大难!唉,只是国难当头,我们这些做长辈的都操心国事,没顾及得上。你莫要怪叔叔们。好在你如今平安来到巴州,我在你父亲面前也能有个交待了。天可怜见,你太子叔叔听说你平安抵达,喜得跟什么似的,恨不得亲身前来接你。只是到底他如今是巴州军民的主心骨,我好说歹说这才劝住。”
清瑜忙道:“堂叔不必如此。侄女不过是弱质女流,当不得如此重视。不知我父王那边可有消息传来?我两个弟弟是否跟着叔叔们到了巴州?”
咸平郡王安慰清瑜道:“你放心,你弟弟们都好。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等你回到行宫,太子妃自然会跟你说个仔细。”
说完咸平郡王这才对周景渊施了一礼道:“襄王殿下急公好义,远来辛苦!适才本王与侄女儿相见一时着相,失了礼数冷落了殿下,还请殿下包涵。”
若换做别人,被咸平郡王有意无意的冷落在一旁,只怕早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