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一十六、细数往事 (第1/3页)
木樨听了大惊,忙追问了个究竟。得知帘红纱碧二人只是走失,忙安慰清瑜道:“小姐切莫伤心过甚。你身份如此敏感,尚且转危为安,她们两个小丫头谁又会去为难?况且,她们跟着小姐这么多年,就是再笨,总也学到小姐几分本事。我看那两个小丫头也不是寿夭的相,定然无碍的。说不定刻下正躲在哪里,只等战事平息便会寻上门来的。”
清瑜亲身经历兵凶战危,知道外头的凶险,闻言只是垂泪不语。
木樨又好一阵温言相劝,清瑜才慢慢收了哀声。如今她跟众人一道都困在这巴州城内,就是想要重返延州找寻帘红纱碧也有心无力了。只盼战事早日结束,蒙古人被打回草原,到时候那两个小丫头若侥幸能逃脱眼下这一劫,还有重逢之日。
二人又说了一阵,陈泽礼便走了进来。
这位嘉王府世子见到姐姐果然信守前诺,寻到自己这里来,高兴得很。几步冲到清瑜身前,倒把跟着他伺候的丫鬟吓了一跳。木樨慈爱却又有些威严的道:“世子怎可如此毛毛躁躁?忘记规矩了?况且走得这么快,要是跌倒了怎么好?”
陈泽礼显然对木樨又敬又怕,低了低头认错道:“姨娘教训的是,泽礼冒失了!”
清瑜有些无奈的看着他们,小孩子蹦蹦跳跳活泼些,本就是天性。木樨这般有些矫枉过正了。不过清瑜也不会落木樨的面子,拉过陈泽礼的手,欢欢喜喜道:“听说慕容姨娘说泽礼刚才在写大字,写完了吗?”
陈泽礼呵呵笑道:“上半晌的写完了,中午歇了午觉还要写一篇才算完。”
清瑜搂了搂泽礼的肩膀,鼓励道:“泽礼真是个乖孩子。这么小就这么用功。长大了一定有出息。”
清瑜这种直白的夸奖让陈泽礼小脸通红,不好意思的道:“那也比不上姐姐。姨娘说姐姐四岁就认字,五岁就跟着一位道长启蒙。那时候写的大字就很有法度了。”
清瑜看向笑眯眯的木樨,知道木樨没少在泽礼面前说自己的好话,心里感念得很。清瑜便笑着对泽礼道:“别听你姨娘帮我吹嘘。我是女孩儿家,启蒙认字什么的都是作耍。不比泽礼,将来长大了要治国安邦平天下的。”
陈泽礼年纪虽小,到底是个男孩儿,被清瑜这么一捧,忍不住抬头挺胸露出几分男子气,高兴的道:姐姐还没看我写的字吧?表哥常到我们府里教我的,他也说我有进步。我去拿给姐姐看!”说完挣脱清瑜的手,快乐的跑回书斋拿大字准备在姐姐面前现宝。
清瑜看着来去如风的弟弟,心里燃气一股好久没有的温情。木樨打发小丫头跟上去伺候,这才对清瑜道:“世子往日里也没有玩得来的同伴。见着小姐那是高兴坏了。给世子启蒙的赵先生年纪大,我们府里又多是女子,好在表少爷常常过府陪他,教了世子不少东西。”
清瑜听木樨泽礼提起司徒玄应,忙问起舅舅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