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一、尘埃落定 (第2/3页)
主不郡主的她不放在心上。对于太子的隐疾,清瑜其实早知内情,却还是逼得太子将泽礼地位问题做个保证,宣诸于口,哪怕口头承诺靠不住,起码也能站在道德上风。清瑜也相信,凭借泽礼的聪明,自己的布置,父王的经营。等闲之辈应该是很难撼动泽礼储君之位的。
清瑜连忙道:“多谢太子叔叔全心维护,泽礼交给您,我这个做姐姐的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最后,侄女儿还有个不情之请。清远师傅您是见过的,瑜儿想让他将来做个太傅,辅佐泽礼。不过太子叔叔放心,清远师傅乃是方外之人,所能教授的也不过是强身健体、玄黄老庄。绝不会涉及帝王心术、民情政论。”
陈洪恪微微皱眉,这要求稍稍有些出格。
清瑜见太子犹豫,连忙解释道:“叔叔莫要见疑。只因泽礼实在年幼,衣食住行我倒不操心,只怕他在皇太孙之位,招惹无妄之灾。清远师傅武功高强,心性淡泊,又见多识广,义理精深。正是可以守望扶持泽礼的最佳人选。望请叔叔答应。”
陈洪恪之所以犹豫,倒不是怕一个道士进了宫能掀起什么波澜。只是不太想清瑜搀和到其中来。转念一想,能有这么个人保护泽礼,也省却自己好多心思。毕竟嘉王府是除了自己之外,最紧张泽礼的安危的。其他抱有不良企图的人,还真说不好会对泽礼动什么手段。况且这佛宝在清瑜手中一天,这小妮子也注定不会远离权利中心。眼下的关键还是回到京城,对付巴王。就依了她又如何?
陈洪恪点头道:“虽有些不合规矩。不过瑜儿你说的也有理。我回到宫中再来安排。”
清瑜见三个条件太子都已经应允,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她目前能做的就只有这些,能为泽礼争取到的也不多。但是如何摸准太子的态度,如何保持嘉王府的分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清瑜自认已经竭尽全力了。
陈洪恪见清瑜没有异议,便起身道:“既然如此,那么三日后便在春阳殿将继承仪式办了。据我估计,若蒙古人不杀回马枪,约摸十日后,跟我来巴州的臣子便要陆续启程回返京城。我们虽然最后走,也只有二十多日的时间,毕竟马上就要到年下了。虽然刚经过磨难,但是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年父皇必定是要好好操持的。你尽快将伤养好,免得耽误行程了。”
清瑜点点头,她知道蒙古人杀回马枪的几率约等于零,围城两三个月,只要一放松,便是前功尽弃。蒙古人不会这么傻。这么说来,自己又要回到成都了!
太子摆驾离开之后,尹兰烟带着众人回到清瑜房中。清瑜知道她想问什么,抬起头看着尹兰烟道:“二娘,三日后泽礼过继到太子叔叔名下,有什么礼节需要操办的,方公公会来跟你商量。”
尹兰烟默默的呆了片刻,心中又急又怕。想要怪罪清瑜两句,又觉得词穷。她晓得自己的身份,终究不是正牌王妃,也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