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四、又添变数 (第2/3页)
中,没有一个人是简单的。温和谦恭的太子妃,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如今多了这么一个厉害的人物,父王想必怎么也算计不到这一点吧?不少字没有任何人能事无巨细掌握所有的事,这场争斗又多添了一个变数。
方公公是太子嫡系,此刻自然唯太子妃马首是瞻。他出列禀告道:“适才臣等正在讨论京城讯息之事,如今离太子回京已经过去五六天了,依然没有个回应。众人都不知道如何是好,还请太子妃酌情定夺。”
清瑜刚从父亲陈洪恺的秘信中得知了一些京城的变故,这会儿她只能装作不知,尖着耳朵想听听太子妃作何打算。
太子妃目光清冷的看向台下众人,语气有些不满道:“一开始,你们就错了主意。我们是什么人?我们是正朔,是陈国所有皇室家人。太子当初秘密返京是情势不明。可是你们不是已经抓到了巴王府的罪证了吗?这时不急着返回京城昭告天下,反而在这里空等。都是聪明人怎么这么糊涂?”
福王妃讪笑着道:“太子妃明鉴,我们也是惊弓之鸟。巴州兵力空虚,若是被贼人所乘,后果不堪设想……”
太子妃叹息道:“你们太过缩手缩脚了些。我们是大义,不知道正经打出旗号,招驻兵来护驾?巴王若是能只手遮天,此刻我们焉有命在?你们眼睁睁看着周围几个郡的兵力不知运用,只会害怕”
太子妃此言一出,众人都有柳暗花明的感觉。或许是因为福王妃这些人包括清瑜在内,都不是久居上位发号施令之人,发生了巴王府叛乱的事儿,她们便一门心思想着怎么凭自己的力量去应付。却从没像太子妃这样想透彻过。她们是正朔,打着太子妃、皇太孙的口号调兵来援,那些正义之师肯定应者云集。
方公公连忙道:“老奴这就去让巴州知府行文,立即调周围八郡的兵力前来护驾”
太子妃阻止道:“且慢巴州知府职权不足,加上我的凤印。也不要那些兵力来巴州,直接让他们去前头扶风郡集结。同时我们也立即收拾东西上路,在扶风郡与大军汇合”
方公公连忙答应,转身就走。一时间众人像是有了主心骨一般,各自行动。福王妃也匆忙起身,带着太监去传谕行宫各处宗室家眷,好让大家做好准备。泽祎也请命调动行宫禁卫去了。清瑜落后一步,也提出告退,却被太子妃留了下来。
清瑜不知何故,忙低头应命。因为知道父王在这件事里推波助澜暗下杀手,清瑜心中有些忐忑,行动言语微微有些紧张。
太子妃却换了和声细气道:“瑜儿你们府上有人理会那些杂事,你就陪我说说话吧。”
清瑜努力挤出一个笑容道:“是。就怕太子妃病体初愈,迟些又要赶路,此时需要休息。”
太子妃苦笑道:“这些日子我休息得也够多了。身子早就没事,只是这心口上的伤,只怕一辈子也好不了。”
清瑜知道太子妃所指正是皇太孙陈泽祺之死,她心头有鬼,想要安慰却又有些说不出口。
太子妃误会了清瑜的意思,摆手道:“安慰的话你也不必说了。我终究是陈国的太子妃,许多事情由不得我去逃避。之前巴王府弄出那些事儿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