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九、隐退之心 (第2/3页)
说,能看到你安定下来,开枝散叶,他们才会安心?不少字”
邓厚表情严肃,摇头道:“当日我就跟你说过,大仇未报之前,我是不会考虑个人私事的。你也知道,想要除去梁国一位亲王,会是多么的困难。别看我如今大小算个将军,在梁国强大的武力面前,实在不值一提。我的大仇得报,绝非易事,说九死一生也不为过,我不想辜负了一位女子,让她的后半生无依无靠。你明白吗?”。
清瑜只能点头,她多么想劝说邓厚放下仇恨,好好过自己的生活。可是她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支撑邓厚坚持到现在的力量,便是这刻骨铭心的血海深仇。邓厚如果不能手刃仇人,这一辈子也不会过得安乐。
二人不知不觉说了好久,直到外头悟空来敲门催促,清瑜这才反应过来,天已经快亮了。
邓厚见清瑜有些依依不舍,忙笑着安慰她道:“如今京城之围已解,我虽然刻下还有公务在身,但是想必不久的将来,我们必定会在京城相见。瑜儿你从小就想得多,虽然你聪明,但也难免操心太甚。如今嘉王殿下龙跃在渊,不久必能大显神威。瑜儿你就安心乐意享些清福,不喜欢就不要搀和在里头了。”
清瑜体会到邓厚一片真心维护之意,忙感动的点点头,嘱咐邓厚道:“哥哥领兵在外,不免遭遇刀兵之危。切记要小心谨慎,无论怎么说,这条命是最重要的。我在京城好好的等着你回来。我还要许多故事要说给你听,你也要把你在陇南的见闻经历都告诉我。我们还像当年在襄阳姿生堂一样,好好聊个痛快。这一世人,兄妹之情永远不变”
邓厚只觉得胸中一股热流直往上升,这是好久未曾经历的亲情使然。邓献公虽然对待他很好,到底是个沙场老将,又是男子,从未说过这些知冷热的话。邓厚重重的点点头,只觉得这一趟没白来。
清瑜送走邓厚之后,便一个人挨着床沿坐了。木樨进来收拾行李,见清瑜闷闷不乐,想引开清瑜注意,问道:“小姐,下人们正在做早饭,要不我先帮你净面梳妆?”
清瑜随意的点点头,没放在心上。眼下她心中百转千回的,只有父王一人。她不是不知道父王心中的那根刺,甚至清瑜早有准备要帮助父王去做成大事,否则当年也不会挺身而出甘愿为父亲顶嘴,被发配感应寺了。
可是经历过皇太孙夭折一事之后,清瑜终于有些醒悟。她终究还是把一切想得太美好了。没有什么政治斗争是不流血,不死人的。一将功成万骨枯,想要爬到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上,注定是要铲除一切阻拦才会成功的。而在这你死我活的斗争里,只有比谁更狠。清瑜甚至不能说父亲做错了,但是她却没办法说服自己变成那样的人。
看着镜子里日渐长大的自己,清瑜忽然生出一种微不可闻的弃世之念。或许经历过这一切,清瑜才明白,自己要的并不是叱咤风云,豪门富贵。而是踏踏实实安心乐意的享受生命的宁静幸福。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