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六、天子寿限 (第2/3页)
姐从延州感应寺回来了?”
陆管家点头道:“正是。今日小姐入城便去了宫里,头先才刚刚回府,便立马打发老奴来请公公,还请公公跟老奴走一趟。”
吴春和立即品出几分味来,他是知道嘉王府那个还珠郡主的,当年宝应殿发生那般大事,她年纪幼小,便能左右局势,硬生生将一场祸事压了下来。纵然是最后为父赎罪被发配去了延州,也算是极为难得的解决的那件事。吴春和是当年见证人,自然晓得这位嘉王府小姐的厉害。既然如此,他也顾不得往深里想,忙点头道:“那就即刻出发。有什么事,我们路上说。”
陆管家连忙与吴春和一起出门,上了嘉王府的马车,急匆匆往嘉王府赶。
清瑜与吴春和再见到面的时候,二人都生出十分感慨来。在吴春和眼中,当日那个小姑娘一晃眼已经出落得如同明珠美玉一般,只能感叹流年逝水。而在清瑜眼中看来,离开了宫廷的吴春和仿佛几年时间老了二十岁,腰板不再硬朗,皱纹变得很深,头发已经白透了。清瑜心中有些奇怪,听陆管家说,吴公公这些年应该是活得很自在,怎么反而精神头差了许多?
吴春和收回眼光,向清瑜跪倒道:“拜见大小姐。”
清瑜将人扶起来,触手便觉得吴春和的手腕瘦得只有两根骨头,清瑜有些骇然,忙道:“公公太见外了。快起来说话。”
吴春和轻咳了一声,呵呵一笑道:“真是岁月不饶人,这要是在外头,老奴是认不出小姐来了。”
清瑜轻笑道:“公公还是老当益壮。出宫这两年,过得还算顺意否?”
吴春和笑道:“顺意。每日里哼哼戏文,种种花,逗逗鸟,三餐准时,早睡晚起,比起从前在宫里的日子,实在是惬意太多了。”
清瑜看着吴春和的眼睛,见对方固然说得这般开心,眼底却总觉得有些什么遗憾。
清瑜点头道:“若是吴姨娘知道了,定然替公公高兴。”
吴春和听到清瑜提起吴巧容,脸上浮现出几分温情,叹息道:“只可惜巧容前些年随小姐在延州,后来又跟王爷去了陇南。我都有三四年没有见着她了。”
清瑜知道今夜不是为了叙旧,便挑起话题道:“实不相瞒,今日我冒昧深夜请公公来,是有一件事想请公公帮着斟酌斟酌。”
吴春和早有心里准备,忙坐正身子,郑重道:“小姐请讲。”
清瑜便将今日所发生的事情仔细从头到尾说了,尤其是陈帝夜入灵堂,当着清瑜似有所指的说的那些话,清瑜更是一字不漏的完整的复述了出来。
吴春和一直静静的听,出了偶尔皱一皱眉头,并无什么多的动作。清瑜不禁也有些佩服,到底在宫中混了大半辈子的人物,听到这么紧要的事情,竟然还能沉得住气。
清瑜说完之后便静静等着吴春和表态。吴春和低头思忖了半晌,这才抬头问道:“小姐的意思,是想揣摩圣意,到底是有心说了那大事给小姐听呢,还是不经意落在小姐耳中的?”
清瑜摇头道:“不是。我几乎有九成把握,陛下就是有意说给我听的。至于你问我为何这么有把握,我也说不上来,或者这就是一种感觉。”
吴春和眉毛一挑,似笑非笑的看着清瑜道:“恭喜小姐。老奴认为,小姐猜得不错。陛下确实是有意透露给小姐知道的。老奴虽然没有亲眼见到,但是听小姐刚才仔细说了内中经过。依老奴过往在宫中的经历,以及对陛下的了解,这番话绝对不是无的放矢。”
清瑜默默点点头,又道:“那么公公认为,陛下这是传递一种什么信息?是议储已定,安嘉王府之心?还是虚晃一枪,另有打算?”
吴春和欣赏的看了看清瑜,点头道:“小姐真是冰雪聪明。依老奴看,怕是后者可能性更大一些。”
清瑜闻言心中一紧,忙追问道:“敢问公公何出此言?”
吴春和肃色道:“陛下登基数十年,大小危难经历无数。由此也养成了疑心的毛病。远的不说,就说这储位,虽然太子早有名分,却又一直被陛下拘束,一事无成。而一干亲王却是各有历练,出将入相,不一而同。陛下是不会那么轻易就将储位定下的。更别说,如今朝堂上老臣比比皆是,新人屈指可数。说到底,陛下能相信的人,如今是越来越少了。试问,天子又怎么会在小姐您面前说那些话?小姐跟陛下不仅有心结,而且时隔多年才第一次相见。您不觉得很怪异吗?”。
清瑜点头道:“正是觉得怪异。不然我也不会劳动公公深夜来此了。只是我想不通的是,如今太子妃依然深蒙圣宠,泽礼作为太子妃认可的继承人,立储之事怎么还会有反复呢?”
吴春和手指轻叩着桌面,斟酌着道:“依我看,此事还是跟王爷殿下有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