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五、入土为安 (第2/3页)
晚。
尹兰烟貌似漫不经心,实则搅浑水似的埋怨木樨道:“怎么倒让王爷等?* ”
木樨快速瞄了一眼,见嘉王脸上没有什么不快。便不作分辨,只站在芙蓉对面,取了碗盛莲子粥伺候几位主子用膳。清瑜心中暗叹,这做姨娘的没有地位。从前她只站在母亲这个女主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没太往心里去。如今站在木樨角度,便觉得这事儿太别扭了。木樨起得最早,忙里忙外还要受这样的挤兑。
清瑜不想木樨承受不白之冤,又有意帮木樨邀功,便故意问木樨道:“你也忙活一早上了,车马都预备好了?”
木樨忙点头,低声道:“都妥当了。让绣娘赶了一夜工,给王爷侧妃少爷小.姐备了加厚的鞋垫和绸底细絮的护膝,待会儿就送过来了。”
清瑜微笑了笑,点头道:“还是你有心。”
尹兰烟见二人一搭一唱又卖了好去,心中越发不忿。自己这个做女主人的,教训妾侍两句也不成了?一大早的这大小.姐就给自己添堵。
陈洪恺晓得妻子女儿又暗打了一个擂台,摇头苦笑了笑,摆手道:“食不言寝不语。好生吃了早饭是正经。”
众人不敢再说,忙都低头用餐。
这一日送太子出殡,流程依然繁琐。在宫中进行完礼仪,都午时过了。众人马虎吃了些斋饭,便动身送太子灵柩上山。因延州皇陵历经了蒙古入寇,太子的墓穴便退而求其次,选择在了京城万寿山。陈国宗室起于微末,行事间依然保持些民风。境内除了延州皇陵,并无其他的王陵,倒是省却不少土地与供养。太子葬在万寿山倒也省却了众人千里送葬的辛苦。只是万寿山虽葬了不少宗室,似太子这般身份的还是凤毛麟角。为身份计,太子的阴宅方位自然选得极高。一路上送殡的人也累了个够呛。好些个宗室家眷几乎就是婆子侍婢架着上去的。
嘉王与众位是走在灵柩的两侧。虽然不用按照民间规矩让这些亲出力气抬棺,但是这帮养尊处优惯了的亲王,走了一大段山路也是气喘吁吁,不比后头那些妇人好到哪里去。只有经历了武事的嘉王、郑王几个稍微好些。
清瑜因武艺略通了门径,这点辛苦倒不放在心上。只是她一路上都盯着前头捧牌位的孝子泽礼,生怕他年幼体弱,经不起这么折腾。好在泽礼懂事得很,虽然辛苦却也咬牙坚持,只怕就算泽祺复生,也做不到他这样。
王宝善怕泽礼受不住,点了两个侍卫左右携着泽礼往前走,无形中省下泽礼不少气力。清瑜见了这才放下了心。
到了半山腰凉亭时,送殡队伍停下来稍作休息。清瑜将木樨替她准备的水囊打开,递给父亲。嘉王抿了一口苦参汤,略略回气,倒也振作了精神。尹兰烟此时已经疲乏至极,只能萎顿在一旁靠着亭柱喘气。
今日天气晴好,清瑜回头望去,只见山脚下京城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