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百七十六、开源节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三百七十六、开源节流 (第2/3页)

起身,擦了眼泪,倔强的摇头道:“还是不用了吧。宗室们送殡都是爬上山来,走下去的。若被人得知我们贪了安逸,不知又会如何在背后说嘴。”

    尹兰烟本想总算能舒服点了,听清瑜这么一说,估计又打水漂了,只得皱眉站起身来。

    陈洪恺苦笑摇摇头,叹气道:“跟你母亲是一个性子,事事想到犄角旮旯里。我还能说什么?那就走吧。”

    清瑜回头又深深看了一眼母亲的墓碑,这才跟在父亲身后,在侍卫的护持下,朝着山下走去。

    等下了山坐上马车回到嘉王府的时候,已经过了晚膳的时辰。不过有木樨操心着,亏待不了嘉王父女。等他们在堂中坐定,刚喝了口茶润嗓,木樨便张罗着开了席。虽然因是太子国丧,不能开荤腥。不过木樨忙活一天,特意把观音庵的素斋师傅请来,整治了一桌好素席。虽然用的都是豆腐冬瓜茄子之类的食材,却被这素斋师傅活生生整出了鸡肉香肠的味道。连那形状也做得惟妙惟肖。若不是木樨提前说明,嘉王父女还真怕犯忌不敢动筷呢。

    吃过晚饭,也不等尹兰烟开口,陈洪恺便带着清瑜往书房去。白日里清瑜在万寿山提了一嘴的事儿,陈洪恺倒是心中牵挂得很。清瑜为了巴州的难民自然也不遗余力,将自己的想法全面的跟父亲说了个仔细。

    陈洪恺琢磨了半晌,这才道:“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昔年我是在工部待过的,但凡工部督造的工程,哪件不是耗时耗银极为难办的?当年为了疏浚水利,我硬生生从那些官吏手中将所有肥水都扣了出来,总算如期按质完工。可就这,也让我得罪了不少人。更别说如今我们讨论的是休憩京城城墙这样的大事了。你知道平常年间,维护京城城墙的费用是多少吗?四十万两那还是没有什么大损耗的情况下。再看看如今京城城墙的状况,就不说推倒了重修一次,那也差不远了。这笔银子得是多大个数,我都不敢想今年被蒙古人这么一折腾,东北路几个州别说赋税见不到半个子,朝廷还要往里贴不少的赈济。而其余的州县,之前战时临时抽丁派税,已经折腾了一番。如今也只能轻徭薄役,休养生息……瑜儿你说说,要安排那么多难民来修城墙,这笔银子从哪里出?”

    清瑜一愣,不可置信的问道:“咱们京城成都的繁华成都不亚于汴京、临安,国家的财政怎会如此困难?难道这些商税都是假的不成?”

    陈洪恺叹息道:“咱们陈国富庶不假。不过一来,父皇登基数十年,十分重视百姓生计,这赋税是一减再减,已经很少了。二来,自打我们出兵攻打党项,到后来占据陇南,对抗蒙古,这些年往东北边地投的银子不计其数。我在陇南最是清楚不过,陇南虽然土地肥沃,但是人口稀少,战乱频繁。想要真正将陇南开发出来,恐怕不是十年八载的事儿。而前期,只能不断的往里头添窟窿。还有这次蒙古进犯,我们举全国之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