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百八十九、雀屏中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三百八十九、雀屏中选 (第2/3页)

候若不表现出伤心,那就太“卓尔不群”了。期间嘉王抽空来嘱咐了几句,清瑜见父亲虽然哭得满脸通红,眼底仍然清明,只是神色间难免落寞。

    众人乱哄哄哭了一阵,便见最年长的一位河间郡王起身,会同宰相、邓老元帅、杨大学士一起,走到殿中。太子妃牵着泽礼居中站着。大家心知这是要宣读遗诏,拱立新帝了,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此时陈帝刚刚故去,趁早定下,也好平和交替。众人忙都渐渐收了哀声,静观其变。

    河间郡王先是追忆了一番陈帝的功德,继而请出宰相宣读陈帝遗诏。直到亲耳听到陈帝传位于承嗣太子的皇太孙泽礼,大家方才叩头拜见新帝。至于低下的这些头颅,又多少人在暗暗忌恨,有多少人在唏嘘感叹,便不是那么容易看出来的了。

    至于陈帝其他的安排,比如太子妃荣升太后垂帘听政,比如拜三公为顾命大臣,众人都没有疑义。唯独陈帝给嘉王摄政王这么大一顶帽子,让许多人心中犯了嘀咕。有那些倾向东宫派系的,心中不免不满。而那些素来与东宫走得远的,还有靠向过巴王的,心中却又是另一番算计。巴王树倒猢狲散,而今又出了一个名头更响的摄政王,自己是不是也该换条大腿抱一抱了?

    清瑜随着众人叩拜了泽礼,抬眼望去,只见泽礼脸上见不到初登大位的兴奋,反而是极为郑重严肃的表情。心中不由得暗暗为泽礼骄傲,虽然弟弟自小失去母亲,也得不到父爱,可是他现在这么好,聪明大气、沉稳有度,能得到天子之位,清瑜也替他高兴。

    之后便是比太子丧礼更加繁琐的国丧。清瑜随同尹兰烟几进几出,几乎把宫中当做了家。日复一日的重复繁琐的礼节,倒真让清瑜没那么多心思去忐忑害怕了,等这四十九日七七过完,众人只怕都浑然累脱了形。

    期间春节元宵都没有顾得上过,市面上因为国丧,也变得极为冷清。

    遵照陈帝的遗愿,他的遗体是要入延州皇陵的,虽然朝中有人担心蒙古人入侵后祸乱了延州皇陵,提出反对意见,不过太子妃与三位顾命大臣坚持,众人也就不好多说什么。只是这送殡的差事又落到了几位亲王的身上,尤其以嘉王、福王这两位齿序最长的为首。

    福王本本分分,让他去送殡,他自然无话可说。嘉王却有些不愉。如今新帝刚刚即位,朝廷中正有许多要事要办,这时候把他这个摄政王差遣了出去,往延州送殡,一耽误就是个把两个月的功夫,朝中的事情他一概无法插手,这又算得上哪门子的摄政王?

    如今朝野隐然分作了两派,一派自然是以太后为首的旧东宫派,另一派则是以嘉王为首的摄政王派。嘉王要走可以,却不能让人抽冷子动了他的根本,这几日,为了日后朝中人事布局,这位新任摄政王没少在宫中盘亘。双方讨价还价之下,总算是重新定下了朝中的势力范围。

    其中自然有的官员授了重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