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九十、相见时难 (第3/3页)
身边待下去的,给人看见了会怎么说?您就别好心办坏事了。”
木樨也道:“红药说得有理。小姐您放心,要赏要给什么东西,您只管开口,我开了府库随时给帘红送过去。她的忠义我们都知道,只是说到底,这也是做奴婢的应该做的。毕竟上下有别,您就别为难人为难自己了。”
清瑜也知道她们说得有理,只得叹了口气,任由红药追出去了。
木樨这才关上门,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道:“小姐,这是姿生堂的徐掌柜亲自送来的,交给我的时候还不放心,非想亲手交给您。那会儿您被王爷叫去了书房,我哪里敢打扰?那徐掌柜不便久待,只得托我转交。临走时还再三嘱咐,要小姐好歹给个回信。”
清瑜一愣,忙伸手接了过去撕开来看。却见大信封里套着个小信封,那小信封上落款正是“九公子”。清瑜心中一跳,急切想知道周景渊这会送封信来,是什么意思,忙展开来看。
这一看清瑜顿时变了脸色。
木樨有些好奇也有些担心,忙问道:“小姐,出什么事了?”
清瑜颓然坐倒,低声道:“他明儿一早便要回去了,父王的帖子怕是接不了了……”
木樨一愣,追问道:“谁要回去?回哪儿?王爷要请客吗?是谁这么大胆子,王爷的约都敢推?”
清瑜摇头苦笑,转身道:“没什么。我想一个人待一会。你有事先去忙吧。”
木樨见清瑜罕见的下了逐客令,也不便啰嗦,忙辞了出去。
待木樨走了,清瑜关上门,将那信又看了一遍,忍不住有些自苦。周景渊信里说,他本想当面拜会,奈何因事情耽搁,滞留在成都日久,又突然收到梁国的急信,需要他立即回国,这次恐怕是来不及登门了。他知道清瑜如今重孝在身,不便外出,匆忙间只得写一封信作别……信里充满落寞与无奈。
周景渊与清瑜二人,一个是梁国亲王,一个是陈国摄政王之女,平素里别说见面,就是通封书信也难。这次若不是蒙古人侵略陈国,襄王引兵来援,二人也不会有机会重逢。要是错过了这一次,将来再见的机会就更加渺茫了,二人都已经不是小孩子,这一次错过,可能就一辈子错过了。
清瑜咬了咬嘴唇,她不能任凭他什么话也不留下就走。哪怕冒险,今日也要出去一次。清瑜一横心,脱下了孝服,命红药找了件下人的衣服换上,头上用黑纱巾遮了。预备乔装去一趟姿生堂。
红药虽然想劝,但是看到小姐脸上决绝的神情,到了嗓子眼的话又咽了下去。临走时,清瑜想起来,匆匆打开柜子,将一个小黒木匣子取了出来,用手帕巾包了,抱在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