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百九十七、巴陵公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三百九十七、巴陵公主 (第2/3页)

也听说过,这几位倒是名声都不错。你久不在京城,消息倒也灵通得很。”

    清瑜微微一惊,忙低头道:“太后过奖,因是事关泽礼,臣女不敢粗心,特地找人打听过。不过是提供些备选,到底要太后您亲自拿主意。”

    虽然很想扶持自己的侄女儿为后,可是面对那帮死硬讲规矩的老臣和隐然在外作对的嘉王,太后也不得不郑重考虑。她微笑道:“你有心了,左右还有些时日,哀家会斟酌斟酌的。改天宣这几个女孩子进宫来相看相看,若真的有那德才兼备的,也算是国家之福了。”

    清瑜见太后虽然没有答应,可是那口风也是松动了的。清瑜还没有自大到认为可以凭借口舌之利,便打动太后这样心志深沉的人。她感激的送上高帽,道:“太后深明大义,不徇私情,天心可鉴。您为国事操劳,又为泽礼费心,这才是我们陈国之福。”

    太后对这种话听得实在太多,只淡淡一笑,拉着清瑜的手,郑重道:“明人面前不说暗话。你父王与哀家各有立场,你这个孩子夹在中间为难我也知道。按理说,你自然应该是偏向你父王一些。但是哀家观察你这么久,发现你这孩子在大是大非上很是有自个的主意。为了咱们陈国的社稷,为了泽礼的江山,哀家希望你能做点事儿。”

    清瑜被太后反手一顶高帽压下来,心中不免有些警惕,忙谦辞道:“太后尽管吩咐,臣女力所能及之处,必定竭尽所能,为太后分忧。”

    要知道清瑜答应得虽然痛快,可是“力所能及”四个字却是万能膏药。到时候若不方便,清瑜大可顺水推舟,自言轻贱。反正她是个女子,也没有野心。

    太后听了倒是欢喜,从袖子里取出一份奏折,递给清瑜道:“这是方公公找出来的,当日你在巴州时,对于处理难民事件,还有修理京都城禁的一些进言。上头还有……我夫君的批示。”

    清瑜微微一愣,接过一看,确实是已故太子,如今要追封为神宗皇帝的太子叔叔的手笔。清瑜颔首道:“此事不假。”

    太后道:“哀家仔细看过。你这提议实属难得。”

    清瑜对于巴州难民的事情一直关心,如今国丧一件接一件,她给父亲的提议也因为朝政纷纭,被父亲一直压着。听说巴州那边难民生活日益艰难,清瑜也有些焦心。如今太后主动提及,莫非此事有转机?

    清瑜忙道:“太后明鉴。巴州难民生活困苦,久拖怕有乱象。臣女这提议只是一点皮毛,还请太后尽快召集朝臣商量万全之策。”

    太后冷声道:“朝臣?如今他们都忙着站队呢,有几个能安下心来关系民生?这些人读了这么多圣贤书,见识还不如你我。我可听说了,当年你父亲在工部主政,重建了火灾后的麻雀里,都是听了你的建议。可见你在这些民生事务上,是既有眼光,又有心思的。怎么样,愿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