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零八、一路烟尘 (第2/3页)
给清瑜准备出来。清瑜知道,这是她可以利用的,也是唯一一笔可用的启动资金。未来在巴州无论是赈灾,还是振兴经济产业,都得靠这些资金支持。所以清瑜格外郑重。好在福王妃被清瑜打动,已经同意儿子泽祎随清瑜一道去巴州历练历练。太后对于福王府的恭谨低调非常满意,便顺水推舟赐了泽祎一个指挥使的军职,统领六百精锐镇守巴州。这一路上,清瑜有这些人马护送,总算能够放下心。
除此之外,清瑜与泽祎还分别从嘉王府、福王府选了十数位经验丰富、善知商事的管事。加上聘请了三位从工部荣休退养的老成干吏,这些人基本上构成了清瑜这位巴陵公主在巴州施政时的商业班子的雏形。
清瑜自认有足够的商业眼光与拓展思维,但若没有这些深知这个时代商业守则的人,清瑜还是没有把握能够实践自己的构想。所以即使在一开始,双方在理念上有些出入,清瑜还是十分耐心的与这些人沟通。所谓润物细无声,经过磨合,如今的团队已经基本认同了清瑜的设想。清瑜希望通过讨论沟通,使双方的意见达到平衡。她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现在没有时间去调和内部的矛盾,清瑜力求在一开始便将大家的思想统一起来。巴州此时最需要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实业。如今药材行已经选址筹备,陶瓷业也在招兵买马,加上扩充的商业转运中心,清瑜对于巴州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终于到了离别的这一天,一大早,便陆续有人到府上来送清瑜。
司徒府一家人到得最早。作为清瑜的舅家,清瑜这次得封公主,司徒府也跟着与有荣焉。司徒博言作为司徒府新一代家主,如今已经官至刑部侍郎,是摄政王系的中流砥柱。他知道清瑜这次去巴州,身上也担着重要的职司,少不得仔细叮嘱了一番。而带着一双龙凤胎表弟妹的舅母王氏,如今富态了不少。她自从生了这对双生子,满腹心思都扑在照料孩子上。加之对于王妃的早逝心中有愧,她对于嘉王府一直是敬而远之。清瑜心中虽然对于舅母当年撺掇母亲用那夺命的生子秘方,还有微词。不过她也知道舅母也不是存了坏心,说来说去也是母亲的命。加之看在舅舅与表哥的份上,清瑜虽然对于舅母王氏不热络,但也维持着表面上的尊敬。
司徒玄应却最是沉默。他看向清瑜的眼光,有些痴意,其中又夹杂些遗憾。清瑜不愿意就此与表哥疏远,便特意上前与司徒玄应叙话。司徒玄应尚有些支支吾吾,清瑜笑道:“我这就要走了,来年春闱,也不知道我能不能赶回京城。在此就先预祝表哥金榜题名,冠盖天下!”
司徒玄应见清瑜如此洒脱,只得暗自叹了口气,拱手谢过。
接下来赶到的是福王妃,毕竟这也是她宝贝儿子第一次离开她远行。不过当她看到儿子兴致勃勃精神抖擞的指挥着部队,却也十分欣慰。泽祎年纪虽轻,但今日穿着银盔,骑乘白马,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