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共谋大事 (第2/3页)
点点头:“你说的没错,确实需要这么多。而且,咱们不能只在一个州衙门里安插眼线,将来咱们要在郧阳府衙门,乃至武昌的总督、巡抚衙门里都安插上自己的细作,就是北京的军机处我都想有咱们的人啊。可是这一切都太需要钱了。因此,航波,我想,我应该见见你说的那个人了。”
陆一苇眼睛一亮:“你是说夏震山?”
“对,就是他。”
陆一苇十分兴奋:“好,师傅,既然你想见他,我这就安排,就这两天的事。”
夏震山原本是郧西地区的一个土匪头子,江湖诨名震山虎。他拜了另一个名叫过江龙的匪首为大哥,两个人在郧西一带的深山密林中拉起一支杆子,成天干些打家劫舍、剪径劫道的勾当。官府曾经多次尝试派兵清剿,但一来郧西山高林密,进剿困难;二来那些进剿的官兵军饷匮乏,士气全无,根本就不卖力气,所以清剿了多年,竟是毫无成效。两年多以前,官府改剿为抚,派人去招安他们,答应给他们官做。在官帽的诱惑下,过江龙和震山虎终于走出了密林,向官府投诚,结果,过江龙被授予了“游击”的军衔,震山虎得了个“千总”的顶戴,而他们手下的人马则被官府遣散了。
然而,官府并没有收纳他们的真心,过了大半年,忽然捏造了一个罪名,将过江龙抓了起来,开刀问斩,结果了他的性命。震山虎夏震山得知这一消息后,急忙四处活动,几乎耗尽了自己的家产,终于才换来了自己的一条性命,但是“千总”的官帽还是被夺去了,他又变成了一个平民白丁。
夏震山对于官府的背信弃义恨得牙根痒痒,一直想要再次占山为王,去过从前那种逍遥快活的日子。陆一苇知道他的事之后,就暗中和他联络,要拉他入伙。
但是我对此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对于如何组建这支农民起义军,我是参照着曾国藩办湘军的标准来搞的。曾国藩在办湘军时,专门挑选淳朴正直的山野农夫来当兵,而对那些老兵油子一类的人物,即使他们富有作战经验也坚决不要,怕的是他们把部队的作风给带坏了。
我也是按照这个路数走,在吸收教徒的时候,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专门找那些朴直厚道的本分农民、矿工什么的进来,而有些市井流氓光棍也曾要求入我的教,我都予以拒绝,有的一时拒绝不了,就假意答应,但事后告诉组长们,在组织教徒活动时不通知他们,不理睬他们,慢慢地就把他们淘汰出去了。
当陆一苇告诉我有个前任的山大王要入我的教时,我很犹豫。我知道,像夏震山这种人闯荡江湖多年,阅历丰富,不会像那些一辈子都很少出村的农民那样能轻易被人控制住思想。虽然他富有战斗经验,但是他行事作风与众不同,会不会破坏整个组织的风气呢?再说,他曾经有过投降朝廷的历史,这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