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七章:考察嘉亲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七章:考察嘉亲王 (第3/3页)

般人,那是古往今来文字狱第一高手,是专门在字缝里给人挑毛病罗织罪名的,稍有不慎就可能引来无妄之灾。比如你说现在应该好好治理一下官员贪腐的问题,那就有可能戳了乾隆的肺管子:什么,你说要治理腐败?这岂不是在指责我反腐不力吗?再比如你要是说如今应该轻徭薄赋,爱惜民力,那就更麻烦了:你这么说什么意思,难道是说我横征暴敛,搞得民不聊生吗?然而,又不能什么都不说,你说如今四海升平,尧天舜日,实在没啥可干的,那样也不行,那样乾隆就会认为你是个只会拍马屁的庸才。到底应该怎么说呢?永琰的手心不禁冒出了冷汗,嗓子眼也感到发干,一时竟不知该如何作答,惶急之中,他来了句推托之辞:“儿臣乃驽钝樗栎之材,岂敢以刍荛之见有污圣听?”

    乾隆慢条斯理地说:“朕让你说你就说嘛,自家人在一起随便聊天,说对说错有什么要紧?”

    不能不明确表态了!永琰心中暗暗地想着。他知道,决定自己一生命运的时刻到了,此时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孤注一掷地来赌一把了!他咬了咬牙,鼓足了勇气说道:“儿臣以为……以为当以治吏为先。”

    “哦,你到说说看,为什么要以治吏为先?”乾隆饶有兴趣地问道。

    永琰的脑子飞速地旋转,谨慎地选择着词汇,尽力平静地说道:“皇阿玛宽泽仁厚,恩惠被及天下,虽草木鸟兽亦深感春晖,圣德之下,苍生靡不感戴。然正因圣德宽仁,却致使若干贪墨之徒乘机猖狂,此等宵小之辈欺圣上仁厚,阳奉阴违,蒙蔽圣听,残虐下民,大事聚敛,以致民怨沸腾,人心思乱,使我大清国本动摇,如不以雷霆之手段铲奸除佞,涤除污秽,儿臣深恐黄巾赤眉之祸不远矣。”

    乾隆面无表情地听着,既看不出来赞许也看不出来反感,他靠在炕上,合着眼睛,半晌也没有动一下。永琰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不知道上天会对自己的命运做出怎样的裁决。

    等了好半天,乾隆终于抬起了眼皮,他大大地打了一个哈欠,没精打采地说道:“朕困了,要睡一会儿才行,你先下去吧,有空了咱们再聊。”说着又是一个哈欠,然后就倒在了炕上。

    永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自己的这番话到底起到了什么效果。他的心依然悬着,像个待决的囚犯一样忐忑不安。他真想过去大声地问一句:皇阿玛,到底行不行你给个痛快话吧!可是,他不能那么做,只能战战兢兢地继续等待,在一座无形的囚牢中度日如年地忍受心灵的熬煎。他跪下磕了一个头,退出了东暖阁,心头沉重地向着宫外走去。

    他的心里七上八下,翻滚不停,连迎面走过来向他请安的几位大臣和有职级的太监都没有注意到,当然,他更不会注意到,有一个太监在听完他们爷俩的对话后,悄悄地溜出了宫门,向着军机处走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